NINGBOCAT: 这位我在很早之前就有听说,也可能是因为来自金华就多关注了一些,也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有听说传奇故事。
之前我只知道古代金华有一位名中医:朱丹溪。
因为她从来自金华磐安一个山村混到了杭州城,作为专门攻克肿瘤的中医专家,应该还是有些真本事的, 虽然也有广告的嫌疑(俺没有收一分钱!)
放在这里作为资料收集
另外什么是专业?专业就是哪一味中药一定要用某个地区产的,特定大小的才能对特定的肿瘤有更好的效果!
所以中医一定要找老中医,原因也在于此。
不重要的调理可以找一般的中医生,要命的事情还是要找有经验的,各地应该都会有几个专业的好医生的,尽量找他们吧。
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很难想象一家专治肿瘤的中医医院会发展得有多好。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弟子、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这一生注定和肿瘤杠上了。她说,这是命。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看过的肿瘤病人约有40万人次,脑袋都想破了,不停地了解、试验、研究,从扶正祛邪法、以毒攻毒法,再到现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法,孙彩珍希望她往前走的每一步,可以成为千万个肿瘤病人生命新增的长度。
翻看孙彩珍的履历,来自金华磐安一个山村里,水土养育,自学成材。这样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草根中医,何以在名医林立的大城市立足,闯出了一条独特的肿瘤治疗之路?
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弟子、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
在父亲身上试药
生怕一帖药下去父亲没了
我生长的金华磐安县方前镇陈岙村,四面环山,是中药材之乡。也许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好几十种草药,和哥哥两人经常背着小竹篓上山采药,下山后换点零花钱。
小时候我们有个小毛小病都是自己采草药吃。拉肚子了就煎点凤尾草,发烧了就吃金钱草、蒲公英,小便热淋了就吃点车前草。
我的堂兄是村里的郎中,我们空的时候跟在他的屁股后面看他给人搭脉看病,帮他配药。虽然堂兄病人很多,但他日子依然清贫。为什么呢?因为那时给人看好病了也不一定有钱拿,乡里乡亲的有的就请去家里吃顿饭,有的给一条烟或一袋米算是报答。
所以那时大家都觉得中医没出息,饿不死而已。等我们十几岁时,兄妹三人相继离开村庄去外面读书。
最终能走上中医这条路是因为父亲的一场大病。
1991年,父亲被确诊肝癌晚期。医生直接说:“回去吧,不用治疗了,在家好好陪陪他。”那一瞬间,天昏地暗。
其实,从开始怀疑到确诊,短短十几天,父亲已经衰弱得非常厉害,而且腹水多得如十月怀胎。最初是走着去医院的,后来坐黄包三轮车,到确诊的时候已经是需要推着平板车去了。
可是不甘心,父亲才58岁。那时我24岁,哥哥29岁。哥哥在县供销社上班,我在他家旁边租了房子。我们当晚就赶回老家找到在当地已很有名气的堂兄。他一听也慌了,马上过来给父亲看,给我们父亲吃了二帖药,未见转机。
父亲痛得厉害,一天要打好多针杜冷丁,更难受的是小便拉不出来,腹部越来越大,腹水越来越多。虽然极端痛苦,但他不想死。这就逼着我们一边继续四处打听,一边翻各种经典医书,上海钱伯文教授说:“中医要根治肿瘤必须走破瘀活血的道路,然而破瘀活血药物的运用易造成扩散,以至于近代医务工作者都不敢去尝试……但是回过头来还是要走破瘀活血的道路,只有找到了破瘀活血的药物与其他药物的有机结合,既能消除肿块,又不造成扩散,那就找到了中医根治肿瘤的道路。”据此,我们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最后心一横,敲定了一个方子。
第二天一早就去配来药,煎了。哥哥不敢亲自拿给父亲喝,叫阿姨端进去。
他忐忑不安地等在外屋,每半小时去问下:“怎么样了?”说真的,我们心里非常没底,生怕这一服下父亲就去了。
过了一天,父亲没事,我们长吁一口气。但到了晚上说肚子胀,又火急火燎半夜去敲开药店的门,抓药来吃。
后来,主方不变,其他中药一直视情况增增减减,没力气了加龟板,睡眠不好了加夜交藤。
父亲一点点好转,3个月后已经能走了。
到了这年秋天,中药也不吃了,他回到了陈岙村老家。过了一年后做B超,肿块不见了,腹水也没有了,肝里只剩一个钙化斑,抽血验甲胎蛋白指数也正常。
父亲的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和哥哥的人生。
村里许多病人开始找上了门。在家找不到我们,就去我们单位找。
我们想,反正对中医那么热爱,哥哥就先辞职,在家里做起了土郎中。
我当时工作也比较轻松,业余时间比较多,就大部分时间和哥哥一起看病,一起采药。
父亲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连天台的病人都来了。父亲之前在天台做烟丝生意,生病后生意停了,病好后再去,那些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从开始的一天几个,到十几个,到后来我们一天要看50个病人,这已经像打仗一样了,经常看到凌晨两三点。我们是搭脉、开方、手杆秤称药一条龙服务, 忙得没有间隙。家里也拥挤不堪,楼梯上都堵满了人。我也只好辞职了。
为什么要选在家里给病人看病,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们不是科班出身,当时也没有行医资格,但病人来求你,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我们一边给病人看病,一边系统学习中医。几年后,我和我哥都拿到了省中医学院(现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成教学院毕业文凭和国家组织统考的执业中医师证书,终于成了一名堂堂正正的医生。
于是,我们把诊所开到了县城。再后来,开到了东阳。
1999年,我们在金华创办金华艾克医院,是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浙江省重质量、守承诺单位、金华市红十字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浙江省医保一卡通定点医院。
2003年,我们在杭州开了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许多老病人一路跟随着我们。
2016年,我们在杭州建立了杭州种福堂中医院,收治许多中晚期肿瘤病人,许多患者评价我们医院服务态度好,疗效显著,如今是浙江省省级医保、杭州市医保定点单位,浙江省一卡通异地就医、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医院开设康复科,为肿瘤患者及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颈肩腰腿疼等疑难病患者服务。
世上哪有什么神医
全是下苦功夫不断琢磨得来的
我们常说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中医治疗肿瘤这条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2004年的时候,我们一年的门诊量已经超过4万人次。病人来自全省各地以及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有很多是病人介绍病人而来的。
到现在,没有仔细统计,看过的病人应该已经有40万人次了。
那些医好的病人说我和哥哥是华佗再世。这世上哪有什么神医啊,全是下苦功夫不断琢磨得来的。而且也不瞒大家,我们医过的病人中,最后没治好的也有很多。手到病除、包治这种话,我是不敢说的。
这里我真的很感谢我们的病人和家属,看了30年肿瘤,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很多经验和教训实际上是用病人的生命换来的。
为治肿瘤,我们真是想破了脑袋,国内用中医方法来治疗肿瘤的门诊部和医院,能了解的我们都去了解和研究过,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我们都去过。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扶正祛邪法、以毒攻毒法都各有优点和局限。经过反复验证后,我们对肿瘤治疗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历来中医治病,是扶正还是驱邪,意见总是不统一。许多肿瘤一发现就已经到了晚期,此时应该攻邪为主还是扶正为主,确实也不好回答。为了求稳,宁可误补、不可误攻的思想有;扶正、攻邪两不耽误的有;扶正即是驱邪的也有。
我是坚定的“祛邪”派。肿瘤是癌毒高度集中之处,就像一座顽固的堡垒,堡垒不能攻破,就谈不上治疗肿瘤,更谈不上清扫体内的癌毒。所以我们常常用比较猛烈的手段,来驱除病人体内的邪气。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跟气滞有关。气滞致病,就要解郁。肿瘤病人体内有癌毒,有瘀血、毒火、痰湿、食积停滞,所以我认为要立足于祛邪为主。
此时若大补,你补下去的东西,肿瘤可能吸收得更多。打个比方,100元的补药,身体可能只吸收30元,70元可能是被肿瘤吸收了。
用得不好,人参也是毒药。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不说肿瘤,就是疔疮,如果疔未溃之前用人参等补药,不仅疔疮不好转,反而会出现毒不外出,反向内攻,出现发热等危象。肿瘤切不可妄补。
所以,我们主张饿着肿瘤,用龟板、灵芝,让肿瘤病人补而不滞。
有时候,面对随时都可能死去的严重病人,我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如果想求个太平,给他开一点调补的药,即使治不好,家属也不会埋怨我。但如果对这样虚弱的身体还要采取大剂攻下法,一方面不容易被家属理解,另一方面确实要冒比较大的风险。
但30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掌握好分寸,大剂攻下法可能就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当然了,中药讲究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肿瘤、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大剂攻下法。
得了肿瘤,中医中药早点介入
才能事半功倍
许多人问我,得了肿瘤后怎么办?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中西医综合治疗。
适合手术的,可考虑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第一时间消除局部病灶。同时,让中医中药早点介入,早点参与。
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手段会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会加重人体肝脏、肾脏负担,同时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也不利于提高疗效和恢复机能。这个时候,中医中药早点介入,才能事半功倍。不要等到病情非常严重甚至已经滴水不进,被大医院拒收了,再来看中医。那时中药吃不进去,只能灌肠,效果就会差很多或者没效果。
有的人或许会说,你们不是很晚了都有不少被你们救起来的吗?我想说的是,能早还是尽可能早,早比晚难度要少许多。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不要乱吃偏方。
有的偏方只有四五味药就号称能治百病,这些往往都是猛药。兴许真治好过几个人,但肯定不是很多人。每个人体质不同,药的耐受性也不一样,乱吃反而会出事。我们对待同样的肿瘤病人,用的药也是不一样的,在主方差不多的基础上,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增减。
转自: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341175585260674229
孙彩珍:中医治疗肿瘤,我是坚定的“祛邪”派!

孙彩珍 院长
面对患癌消息,很多患者往往有个疑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得了癌”? 西医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而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恶性肿瘤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瘀血、积滞、痰饮、热毒等相互交错而成的结果。 对于西医治疗肿瘤,大家相对熟悉,有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中医治疗则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个体实时变化辨证组方。目前,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堡垒攻坚力量,帮助肿瘤患者打赢抗癌战。 那么,中医是如何利用独特优势抗击肿瘤的? 全国名中医周超凡弟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肿瘤防治技术创新联盟副会长、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为大家聊聊她治肿瘤30多年总结的经验。 以下为孙彩珍口述。
01 人为什么会患癌?归结为 “气滞血瘀”、“痰凝毒聚” 对于癌症,我国历代医书早有明确认识。 而人之所以会得癌,中医认为是痰、瘀、毒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医有一种证型叫痰瘀互结,就是一个人体内既有痰湿又有瘀血。当你发现自己的舌苔厚而且滑滑的腻苔,这就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提示你体内已经有痰湿了。嘴唇发暗,脸上有黑斑,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感,像针扎一样,白天轻、夜里重等等,都是瘀血的表现。 痰湿瘀血怎么来的呢?很大程度是从气上得来的。 人生气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胸口堵得慌,用手揉一揉,顺一顺,感觉会好一点,实际上这就是个气结。好比在绳子上打了结,摸上去就不那么顺畅了,津液、血液走到那里,堵住了,过不去,慢慢地在局部形成痰湿,形成瘀血。 痰湿和瘀血搅和到一起了,最终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包块,如结节、肌瘤、囊肿、息肉、肿瘤等都可以看成包块。当然,如果仅是痰和瘀,包块可能还是良性的,但若有毒助攻,就容易致癌。 癌毒又从哪里来?各种原因使五脏蓄毒不流就说明癌毒已经产生了。这些原因包括内在(先天)的和外在(后天)的。简单说,有不良饮食习惯、忧郁恼怒烦闷、过度劳累(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过度,房事过度) 、跌仆瘀血日久、其他慢性病演变(如乙肝、萎缩性胃炎),以及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辐射等。 概括来说,癌症发病机理就是气滞血瘀、痰凝毒聚。 02 痰湿、瘀血、癌毒逐一攻破 多采用大剂攻下法 癌症发病机理就是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找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中医治疗肿瘤是扶正还是攻邪,不同中医师有自己的见解,有“宁可误补、不可误攻”的,有“扶正、攻邪两不耽误”的,也有“扶正即是祛邪”的。 如果问我,我是坚定的“祛邪”派。 肿瘤是癌毒高度集中之处,就像是一座顽固的堡垒,堡垒不能攻破,就谈不上治疗肿瘤,更谈不上清扫体内的癌毒。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实质表现为抗癌力和癌毒之间的斗争。癌毒致癌的过程就是不断消耗抗癌力直至最后战胜抗癌力的过程,在此期间,癌毒作为一种长久蓄积于人体中的邪气,也迅速地消蚀了人体的精血阴液,导致正气的衰竭。由此可知,治疗癌症首先要控制癌毒的蔓延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存人体的精血阴液,保存正气。 结合30多年经验,我们牢牢抓住“痰”和“瘀”两个主要矛盾,总结出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孙氏4步疗法”。 在化痰化瘀方面,我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并常常重用某些中药材采用大剂攻下法。 比如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有散结、清热解毒之效,药性比较温和,临床我会轻药重投大剂量使用,并以此为君药来配伍其他臣药。肿瘤病人的药方,仅把一些抗肿瘤的中药材堆在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解决痰和瘀的问题,药效就到不了病所。 病所就是西医说的癌肿所在的具体位置,中药得先打通“郁结”,药效才能像靶向药一样直达病所,让肿瘤无处遁形。 针对不同部位的癌肿有不同的引经药,我们由此总结出了各个经验方。清肺消结汤,以清热解毒化痰药为主,主要针对尚未手术的,火气相对比较旺、咳痰等肺癌病人;针对肺腺癌的湿重患者加猫爪草、半夏、滴水珠等;针对肺鳞癌患者易咯血的加仙鹤草、白茅根、金荞麦;针对肺癌胸水的加桑白皮、葶苈子、米仁、龙葵。而养肺消结汤偏滋阴清肺,适合手术或者放化疗后阴津耗损的病人,我们会加入半枝莲、麦冬、北沙参等养阴药材。 肝癌病人刚确诊时,如果肿块大、黄疸高、还伴有发烧,我们运用疏肝消结汤,重用白花蛇舌草。如果病人已经做过手术了,或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容易引起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脾胃虚弱的病人,就很少用白花蛇舌草或者干脆不用,而是用软肝消结汤,里面会加入健脾利湿的药材,比如半夏、砂仁、白术等利水药材。 旋覆花,是极好的化痰利湿药,但很少中医会用来治疗肿瘤,因为它是一味比较厉害的药,古药书记录“虚人忌食之,食之如杀人。”但万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化顽固老痰效果确实很好,我会拿来用,但不是随便用,往往以鳖甲、牡蛎等中药材配伍牵制。 03 道地中药材的选用 对肿瘤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药材好,药才好。”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肿瘤病人来说,道地药材的选用至关重要。我自小和哥哥上山采药,对中药材的习性了然于心,2004年,我考取了执业药师证。 前面提到,有的病人方子会用到的白花蛇舌草,既可以软坚散结,又能提高免疫力。但白花蛇舌草因为加工方法不同,会有绿色、黑色或褐色之分。我们认为,绿色的更好,因为绿色说明加工前没有经过水洗,药性保持得较好,所以我们用的都是绿色的白花蛇舌草,且采用丽水、江西出产的。 比如川贝也很有讲究。川贝止咳化痰,属于同类药中的贵重药材,但肿瘤病人往往身体虚弱,为了不伤正气,我们只用四川松潘产的松贝,苦中带甜,要数千元一斤。经过我多年反复实践,我们只选黄豆大小的,大一点的效果就差,另外四川产的青贝、梭砂贝或芦贝,我们一律不要。 再说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贵州正安县的最为道地。我有个病人以前在金华第一百货工作,因咳血被查出肺肿瘤。肿瘤较大且靠近肺门,无法手术。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时,病人咳血已非常严重。我采用医院自有的“肺原方”加仙鹤草60克、桑白皮30克、白及粉6克冲服对其进行治疗。 连续用药3个月,病人不再咳血,复查发现原本肿瘤的位置变成了一个“空洞”。病人儿子又着急地来问我,我告诉他,这是肿瘤瘀血排尽的表现,于是在原有药方上调整,并加入白及煎汤服用,发挥其生肌作用。两年后复查,病人看到肺部“空洞”被填补,高兴得不得了。 04 中医治疗肿瘤 心理治疗也不可少 到我们医院来看诊的肿瘤病人多以中晚期为主,他们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对于肿瘤的恐惧我也很能理解。要治病,先治心。我常和病人说,要从战略上重视它,从战术上藐视它,把肿瘤当成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待,才能调整好心态积极治疗。 我的体会是,病人走进诊室那一刻,就要给他们一个微笑,问诊时要多摸摸病人,并给予坚定的眼神和语气。 以切脉来说,不仅是我了解病情、判断病症的过程,还是一个心理治疗的过程。切脉时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要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寸、关、尺的距离也有讲究,“沉取”和“轻取”均不可缺。医生是不是专注,是不是在用心思考,病人是能感觉到的。 如果医生自己都没有打赢这场仗的底气,只是敷衍了事,说话也冷冰冰的,甚至看都不看病人一眼,叫病人如何信任?战胜肿瘤最终靠的是病人自己,我们医生输送的是“打仗”的装备和方法,还有给病人信心的正能量。 所以,面对肿瘤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我哪怕再忙,也不急于开药,而是先聊上几句,且要真心。多与肿瘤患者和家属交流,一方面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一方面能增进医患间的了解,相互信任,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付肿瘤,治疗方法对了,道地药材有了,心结打开了,打赢这场肿瘤攻坚战也就不远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