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看到有一种说法,“照片不够锐”,那么,后期软件中的“锐化”功能,是不是就能让照片变得更“锐”,更好看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锐化的原理开始说起。
1. 锐化的原理
锐化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增强物体边缘的对比度和区隔度,来让边缘显得更清晰锐利。
光用文字说明可能不够直观,我们来看个实例。如下图所示,左侧是 75% 灰度的深灰色物体,一边是 25% 灰度的浅灰色物体,中间是 90% 灰的物体边缘:
如果用 PS 对上图执行“锐化”,可以看到图中的边缘多出了另外 4 条线条,原本只有75% 灰和 25% 灰的图像变成 6 种颜色,分别是:
75%灰(原先的左侧物体)-60% 灰(隔离带)-90% 灰(物体边缘)-40% 灰(隔离带)-25% 灰(原先的右侧物体)。
可以看出,锐化起到了以下作用:
物体边缘出现了接近一黑一白的两条线条,使原先 75% - 25% 的亮度对比,提高到了 90%-10%,边缘反差对比更大。
物体本身(75% 灰)与物体边缘(90% 灰)之间,多出了一个亮度更浅的 60% 灰区域,使物体本身与物体边缘之间显得更“分离”。
也就是说,锐化的原理主要有两个:让边缘反差更大,同时让边缘更明显(与本体更分离)。
2. 锐化工具的使用
在各种后期软件中,LR(Litghtroom)和 ACR(Adobe Camera Raw)的锐化功能相对“精细”,有四个控制滑块:数量、半径、细节和蒙版。
这些滑块,它们对应了锐化中很常见的 3 个问题。以下边这张过度锐化的照片为例:
上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第一,叶片边缘锐化强度过大,显得很假。而锐化强度,是由“数量”滑块决定的。
第二,叶片边缘出现了明显的黑/白边,这是因为锐化区域过大,细小的边缘变成成了大片黑/白色块。锐化区域由“半径”滑块控制。
第三,水面内部不是边缘的部分也被锐化了,出现了噪点。而识别“哪里是边缘,哪里该锐化哪里不该锐化”,由“细节”和“蒙版”滑块控制。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