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流程2.0”扩展:大画幅处理3原则 ——利用人工智能放大低像素图像的全面画质控制工作流程
选定后点击“保存”。这时“正在处理中”图标出现,界面的下面也会显示处理进度。处理完后图标消失,根据图像的大小,处理时间从几分钟到1-2个小时不等:
我们现在把“原片”、“Topaz 降噪”、 “ACR降噪”这三张未经剪裁的片子,分别在Topaz Gigapexel AI里打开,选择“比例”,放大比例选2X进行两倍放大,放大后的片子分别命名为“原片放大”、“ACR降噪放大”“Topaz降噪放大”。
然后我们把三张放大以后的片子,在Photoshop里打开放大到100% 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
1. 红框里背景的噪点比较:“原片放大”背景噪点很明显;“ ACR降噪放大”有少许噪点;“Topaz降噪放大”背景干净芜杂点。
2. 黄框里细节与纹理比较:“原片放大”纹理清晰,但是有很多噪点。“ACR降噪放大”噪点少但是较为模糊,纹理软。“Topaz降噪放大”无噪点,纹理清晰硬朗。
结论1:毫无疑问,放大后画质最好的是已经经过一次人工智能除噪软件处理的“Topaz 降噪”。
结论2:放大后“原片”的画质,说明人工智能放大软件Gigapixel AI不能同时胜任降噪和放大这两个任务,即使它也有“压制噪点”的功能。放大之前的图像必须已经经过除噪并且有有足够优秀的画质,才能获得最佳的结果。
Topaz NeNoise AI 和Topaz Gigapexl AI 这两款人工智能的软件因为功能的偏重方向而有区别。我们要利用它们的不同特性来结合使用这两个软件,来获得高画质的大画幅图像。
DeNoise通过侦测识别噪点、比较对比度,判断焦内焦外区域,来区别操控插值时的生成的像素清晰度,根据图像纹理的生成逻辑来重新安排像素,以生成更优质的画面。
Gigapexl 则更偏重于在原图上的采样与推算复制生成新的像素,它对于原图所有的纹理不加区别都尽量保存,包括噪点。所以,进入Gigapexel的放大的图像的本身画质必须要好。
“杰夫大画幅原则2”
——先放大,后剪裁
这三张片子是没有经过裁剪的,那么我们应该把片子裁剪后再放大,还是放大后再裁剪成我们需要的构图呢?
下面我们再来做另一个比较:
我们把“原片裁剪”片子在Topaz DeNoise AI里打开,进行自动侦测设置的降噪(“杰夫流程2.0”的第三步)。获得高画质无噪点的片子。
然后我们把处理完的片子在Topaz Gigapexel AI里打开,放大两倍后命名为“Topaz降噪裁剪放大”。然后把这张片子叠加到“Topaz降噪放大”这张片子上面: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