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forum.xitek.com/thread-884749-1-1.html

常有人问与镜头虚化有关的问题,难以准确回答,做了两张图,分别是竖拍全身(身高1.7米)和半身人像时,常用大光圈镜头在全画幅和APS-C上的虚化能力对比。各焦段镜头拍摄距离不同,但保持人在照片中的大小和位置不变。
拍全身时的比较见本层,拍半身时的比较见1楼。
图例中的顺序按照镜头最后虚化能力排列。

ningbocat.com.jpg

很多人关心全画幅和APS-C虚化能力差多少?
比较分两种,一种是采用相同镜头,APS-C拍摄距离远一些,光圈开大1/3档可以达到与全画幅机身相同的虚化。为了方便比较,给两条曲线做差,得到下面的绿色曲线。
50mm镜头在全画幅和APS-C上差1/3档光圈:

ningbocat.com.jpg

85mm镜头在全画幅和APS-C上差1/3档光圈:

ningbocat.com.jpg

如果背景距离不大,只有6米以内,则APS-C需要开大1/2或2/3档光圈。
50mm镜头需开大1/2档光圈:

ningbocat.com.jpg

85mm镜头需开大2/3档光圈:

ningbocat.com.jpg

另一种是拍摄距离相同,APS-C换相对广角的镜头,光圈需开大4/3档可以达到与全画幅机身相同的虚化。

ningbocat.com.jpg



ningbocat.com.jpg

备注:
1、APS-C的系数取1.6。
2、景深计算中容许弥散圆直径,全画幅取0.035mm,APS-C取0.022mm
3、为了与全画幅比较,图中APS-C的弥散圆直径已经乘以了1.6。
4、光圈按1/3档变化分别是1.0、1.1、1.3、1.4、1.6、1.8、2.0、2.2、2.5、2.8、3.2、3.6、4。

受 超菜的鸟 启发,我对弥散圆公式做了认真推演,得到两个结论:

在非微距摄影时,两台不同画幅的相机,拍摄同一人,人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相同,若有,a镜头焦距/b镜头焦距=a镜头光圈值/b镜头光圈值=画幅系数,则两款镜头在两个画幅的机身上的背景虚化能力一样(焦距长的那个镜头用在画幅大的机身上)。

例如全画幅和APS-C,只要满足a镜头焦距/b镜头焦距=a镜头光圈值/b镜头光圈值=1.6,则虚化能力相同。85mm f3.2和55mm f2相同(85/55=3.2/2=1.6)所以,焦距满足比例关系时,两个镜头光圈值只要比值是1.6,虚化就一样,而比值1.6正好是4/3档光圈。至此,这个结论得到了比较严谨的证明。

除此之外,推演结果还为同一款镜头在不同画幅机器上的虚化表现给出了简洁的解释:

在非微距摄影时,一款镜头在两台不同画幅相机上拍摄同一人,人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相同,人身后一点到镜头的距离为H,若有,a画幅光圈/b画幅光圈=Hb/Ha,则此时两种拍摄方法对该点的虚化能力相同(Ha和Hb分别是a画幅和b画幅相机拍摄时该点到镜头的距离)。

距离H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拍摄距离,即镜头到被摄人的距离,另一部分是人身后到虚化点的距离,拍摄距离存在跟画幅系数相同的比例关系,但在构图固定时不变。第二部分随虚化考察点远近而变化。如果第二部分取无穷远,相对来说,第一部分的差别对总距离H来说就微不足道,此时a画幅光圈/b画幅光圈=1,也就是光圈值一样,所以一款镜头在全画幅和APS-C上光圈一样时对被摄者身后的星光虚化能力是一样的。如果第二部分取无穷小,则总距离H就等于第一部分拍摄距离,此时a画幅光圈/b画幅光圈=画幅系数,对全画幅和APS-C来说是1.6。介于上面两种极端情况之中的点,虚化倾向向这两个极端靠拢,也就是,越靠近被摄者,光圈值的比值越接近1.6,距离越远,比值越接近1。在APS-C上的大致参考是,背景距离与拍摄距离差不多时,要比全画幅机器开大1档光圈;背景距离大概是拍摄距离4倍时,要比全画幅机器开大半档光圈;背景距离更大时,开大1/3档就可以了。

另一篇帖子《SONY RX100背景虚化效果可以媲美单反,是真的吗?》,
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1020368-page-1-ordertype-1.html#pid41582205中,楼主 dearoo 询问即将上市的配备了1.8大光圈和较大cmos的高端卡片机索尼RX100与入门单反尼康D3200配套头的虚化能力比较。回复内容如下:
图片说明:
比较的方式是,用RX100和D3200拍半身人像,让人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都相同,观察模特身后不同距离处的虚化强度。纵轴是虚化强度,横轴是模特身后到虚化背景的距离,从普通摄影经验可知道,背景越远虚化越强。图中画的是D3200套头焦段两端和RX100焦段两端的虚化能力曲线,能够框出两部相机的虚化能力范围,红绿两条线之间是RX100的虚化能力范围,蓝紫两条线之间是D3200配套头的虚化能力范围。

ningbocat.com.jpg

分析:
1、RX100的虚化能力略微超过D3200套头最广焦端18mm f3.5的虚化能力,但同55mm端比还有差距。
2、一般长焦端会有更好的虚化能力,可以看到,跟APS-C相比,在RX100上,由于画幅缩小,这种显现减弱了很多,广角端凭借1.8的光圈,在4米以内的背景范围,虚化能力超过了其长焦端。所以如果按照单反的经验想利用拉长焦段来增强虚化的话,对RX100的效果不会太明显。可以看成,在所有焦段,RX100的虚化能力几乎是不变的。
3、你可以将D3200调到20mm f3.5,此时的虚化曲线跟RX100的广角端是完全重合的,所以未在图中表示,手边如果有APS-C相机的话,可以试试,那就是RX100的虚化效果。

简单结论:索尼RX100跟D3200配套头的广角端虚化能力相近。

dearoo 还询问了佳能G1X与单反D3200配套头的虚化能力比较,同样方法见下图,结论是,两者的虚化能力一样。红线和绿线之间是G1X的虚化能力范围,另两条是单反的。

ningbocat.com.jpg

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howmuchblur 网站的虚化曲线是不是有错误?半幅和全副的无穷远虚化一样?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510930-1-1-1.html
网站的虚化曲线没有问题,APS-C和全画幅对被摄者身后无穷远处一点的虚化能力是一样的。
至于分析,可以参考我之前首帖中对弥散圆公式做推演后得到的两个结论:

“受 超菜的鸟 启发,我对弥散圆公式做了认真推演,得到两个结论:

在非微距摄影时,两台不同画幅的相机,拍摄同一人,人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相同,若有,a镜头焦距/b镜头焦距=a镜头光圈值/b镜头光圈值=画幅系数,则两款镜头在两个画幅的机身上的背景虚化能力一样(焦距长的那个镜头用在画幅大的机身上)。

例如全画幅和APS-C,只要满足a镜头焦距/b镜头焦距=a镜头光圈值/b镜头光圈值=1.6,则虚化能力相同。85mm f3.2和55mm f2相同(85/55=3.2/2=1.6)所以,焦距满足比例关系时,两个镜头光圈值只要比值是1.6,虚化就一样,而比值1.6正好是4/3档光圈。至此,这个结论得到了比较严谨的证明。

除此之外,推演结果还为同一款镜头在不同画幅机器上的虚化表现给出了简洁的解释:

在非微距摄影时,一款镜头在两台不同画幅相机上拍摄同一人,人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相同,人身后一点到镜头的距离为H,若有,a画幅光圈/b画幅光圈=Hb/Ha,则此时两种拍摄方法对该点的虚化能力相同(Ha和Hb分别是a画幅和b画幅相机拍摄时该点到镜头的距离)。

距离H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拍摄距离,即镜头到被摄人的距离,另一部分是人身后到虚化点的距离,拍摄距离存在跟画幅系数相同的比例关系,但在构图固定时不变。第二部分随虚化考察点远近而变化。如果第二部分取无穷远,相对来说,第一部分的差别对总距离H来说就微不足道,此时a画幅光圈/b画幅光圈=1,也就是光圈值一样,所以一款镜头在全画幅和APS-C上光圈一样时对被摄者身后的星光虚化能力是一样的。如果第二部分取无穷小,则总距离H就等于第一部分拍摄距离,此时a画幅光圈/b画幅光圈=画幅系数,对全画幅和APS-C来说是1.6。介于上面两种极端情况之中的点,虚化倾向向这两个极端靠拢,也就是,越靠近被摄者,光圈值的比值越接近1.6,距离越远,比值越接近1。在APS-C上的大致参考是,背景距离与拍摄距离差不多时,要比全画幅机器开大1档光圈;背景距离大概是拍摄距离4倍时,要比全画幅机器开大半档光圈;背景距离更大时,开大1/3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