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杜鹃科的以下种类:
国内分布
八声杜鹃见于西南、华东、华南、海南、台湾;
小杜鹃和四声杜鹃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以东;
中杜鹃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
北方中杜鹃繁殖于东北、内蒙、新疆和台湾;
大杜鹃在除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外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注:声谱图截自eBird,原音频与录音不同,但音调和节奏相似。
1. 八声杜鹃 cacomantis merulinusXC359263 - 八声杜鹃 - 香港,野鸟观察笔记,28秒
2. 小杜鹃 cuculus poliocephalusXC487528 - 小杜鹃 - 贵州,野鸟观察笔记,9秒
鸣声是富有节奏感的五至六音节叫声,似“有钱打酒喝喝”或“eat-your-choky-pepper”。XC81052 - 小杜鹃 call - 四川,野鸟观察笔记,4秒
3. 四声杜鹃 cuculus micropterusXC460423 - 四声杜鹃 - 上海,野鸟观察笔记,19秒
音色悦耳的四音节哨音,似“快快割谷”或“one-more-bottle”。
XC158559 - 中杜鹃 - 四川,野鸟观察笔记,17秒
XC114545 - 北方中杜鹃 - 黑龙江,野鸟观察笔记,34秒
XC23966 - 大杜鹃 - 山西,野鸟观察笔记,13秒
XC595422 - 大杜鹃 call - 布布谷 - 波兰,野鸟观察笔记,11秒
XC546330 - 大杜鹃 call - 咯咯 - 波兰,野鸟观察笔记,15秒
雄鸟在威胁、驱逐竞争者时还会发出连续的“布布谷布布谷”以及“咯咯咯咯”声。
XC491217 - 大杜鹃(雌)- 青海,野鸟观察笔记,7秒
二、形态描述
1. 八声杜鹃 cacomantis merulinus
体型小(21~25cm)。雄鸟特征明显,此处不赘述。雌鸟棕色型与小杜鹃的区别在于无黄色眼圈,下体斑纹细,翼上斑纹为带有尖角的菱形,尾羽斑纹为镰刀形。2. 小杜鹃 cuculus poliocephalus体型较小(24~26cm)。下体横斑粗、间隔宽。大多数个体虹膜褐色。与中杜鹃不同的是,雄鸟尾下覆羽无斑纹,雌鸟棕色型腰部和头顶无斑纹。
体型中等(25~34cm),介于小杜鹃和大杜鹃之间。体态似大杜鹃,但下体横斑较粗、间隔较宽。虹膜黄色或褐色。雄鸟尾下覆羽常有横斑。雌鸟棕色型腰部和头顶均有斑纹。
体型中等(25-34cm),形态与中杜鹃差别甚小,只能通过鸣声识别。
5. 四声杜鹃 cuculus micropterus体型大(31~34cm)。虹膜深褐色,眼占头部比例大。腹部横斑较粗、间隔较宽。翅为暗褐色,而大中小杜鹃翅均为灰色或深灰色。尾羽有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尾羽腹侧白色范围大。与大杜鹃相比,显得肩窄、翅短而较瘦小。雌鸟无棕色型。
体型大(32~35cm)。虹膜黄色或橙色。下体横斑细,间隔较窄。雌鸟棕色型头顶有横斑,腰部无斑纹。翼角白色,有黑色横斑。与四声杜鹃和中杜鹃相比,显得肩宽而壮硕。较其他杜鹃更胆大,常站在开阔的楼顶或电线上。
四声杜鹃尾下有较宽的白色斑和灰色横带,而大杜鹃尾下两侧白斑不相连,无灰色横带。四声杜鹃尾上褐色,有黑色次端斑,而大杜鹃尾上为黑色。四声杜鹃灰色头部与褐色的背和翅形成对比,而大杜鹃头至背为均匀的灰色。四声杜鹃腹部横斑粗、疏而较均匀,而大杜鹃腹部横斑更细、更密,且相互交错。幼鸟的区别主要在眼的比例、肩部宽度和下体斑纹粗细,看图体会。如果不考虑体型,中杜鹃在背侧和大杜鹃没有明显不同。从腹侧看,中杜鹃下体的横斑更粗些(见前文配图),但有些个体斑纹较细。另一个更可靠但不易观察的区别点是:大杜鹃翼角(翼下覆羽腕部和小翼羽)具有细横斑,而中杜鹃翼角纯白不具斑纹。
以上种类,雌鸟普通型形态与雄鸟相似,但胸部染棕、翅为灰褐色。需要注意的是,杜鹃属的下体横斑、尾下覆羽斑纹等羽色特征并不十分稳定,鸣声和体型是最可靠的辨识依据。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vUGU3YduEjfksrrdfnmlg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