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yynew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2

        十八年前,应裘市大郎家的一位朋友之邀,我到过裘市。先与朋友在老街的一家小饭馆吃过中饭,然后到邵家渡摆渡去了对岸的梁山伯庙游览。匆匆一瞥,并未留下太深的印象。这一次,我是专门到访。

        裘市旧称裘墅,是姚江北岸、横山脚下的一个古村。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求承祖,……承祖乾道间授慈溪县令,庆元中转明州别驾,卒葬于慈溪姜岙”。清光绪《忠义乡志》说,“裘承祖,字良嗣,裘村人,以剡县藉第乾道进士。授文林郎,为慈溪县令。庆元元年授宁波别驾,转升户部员外郎……卒葬慈溪,其子遂家焉(裘街里谱),今慈溪横山裘氏乃其脉”。显然,这位南宋乾道九年的县令、庆元间的明州通判、户部员外郎,身后竟离不开慈溪这块美丽的土地。其子为陪伴父亲,也在横山脚下安家落户,并将居所称为裘墅。因为其子孙的繁衍,至清中叶已经形成集市,故渐称裘市。对此,清雍正志有过相关记载,“裘市,县东南十五里。”

        走访中,我发现村中有许多区级文保点,如洪崆峒桥、擂鼓墙门、吉耀临门台门、举人房、烂池墩老屋、义三裘家等。洪崆峒桥是裘市唯一幸存的一座单孔石梁桥。桥栏北侧依稀有建于光绪x年字样,而桥栏南侧却是民国三十六年重修。今年八十八岁高龄的裘宗镐老人说:“南栏当年被和平军推到河里断了,到抗战胜利才由当地居民发起修复,这几个字是我伯父写的。我爷爷裘绍良还是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举人,我住在桥头弄里的擂鼓墙门。”擂鼓墙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前的影壁至今完好。据老人说,这座宅院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岳父裘仰山的祖居。裘宗镐老人指着大门上方一根雕刻精细的木头说,“这根雕满了图案的木头,很多人来看过,就是不知道雕的是什么。”我也仔细看了,是龙、是凤、是蝙蝠,都像又都不像。

        裘宗镐老人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坐下。说起裘墅名人,老人告诉我们:“最有名的要算裘琏。他不仅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还是书法家,我看到过他的字,是县城‘都神殿’的匾额,笔力苍劲。”据光绪志记载,“裘琏,字殷玉,号蔗村,永明子,世居横山,学者称横山先生。”康熙十六年,裘琏经黄宗羲举荐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纂修,其中的“三楚志”因裘琏的参与编得“最工且速”,深得康熙帝青睐。志载:“……应甲午顺天乡试,中式第七名榜进呈,上见琏名喜,谓近侍曰,裘琏中矣。次年成进士,殿试抑置三甲读卷时,上命取琏卷亲阅,有‘对策甚好,字也端楷’之褒。钦命传胪,殿试对策上特置三甲第一,改庶吉士,时琏已逾七十”。裘琏不仅能文能诗,更善戏剧,其一生除了《横山集》、《复古堂集》、《崇祯长编》等著作,更有《女昆仑》、《玉湖楼传奇》、《四韵事》等戏剧问世,所以后人称他为戏剧家。乞身归里时的裘琏年事已高,且又字“蔗村”,大约希望能有一个蔗境,安逸地度过晚年。然事与愿违,这位以戏剧家名世的老人,没有料到命运之神给他安排的是一出悲剧:雍正六年冬,因昆山三徐案株连,次年六月吞铜钱自杀于燕邸,享年八十六岁。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一段段经历成就了一段段故事,真是人生如戏啊,猜中了开头,却料不到结局。

        与老人同住一个宅院的一位村民,陪我们看了号称九进十明堂的上林房。上林房是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赵文华的外婆家。因为赵文华自幼丧父,幼时多居裘市,这里留下了他童年的脚印。可惜的是,三十五年前的一场火灾,烧了一天一夜,将诺大一个官第,烧的只剩西边一个角楼和东边一进房子。但凭着四周遗存的墙基长条石,门头的石刻砖雕,仍不难看出当年上林房的辉煌。这里的老人说起赵文华的母亲,称她为“太太姑婆”,露出一种引以为傲的神态。
说到赵文华,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家的大门口抬头就能看到的鹏山塔。爷爷告诉过我,这是赵文华造的。我说赵文华是奸臣。爷爷说这是戏文里做做的。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余姚山河秀丽、地灵人杰,赵文华希望家乡慈溪比余姚更好,找来风水先生看风水。风水先生说余姚城四边高,中间低,像个砚台,而慈溪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像个畚斗,如能把余姚的风水蘸过来,慈溪就会更加富庶。于是,赵文华命时任慈溪县令的霍与瑕在鹏山之巅建塔,塔形状如笔,要将余姚的风水蘸过来。这故事在我家乡流传甚广,虽然迷信,人们还是讲得津津有味。据光绪志记载,“鹏山,县西四里居县辛位,明嘉靖县令霍与瑕建浮屠其巅,为邑之文笔峰。”鹏山塔,也称天封塔,至今屹立。我年轻时专门到过鹏山顶,是一座七级砖塔。

        其实,封建社会的奸臣,其中不乏政治派系斗争的产物,与当时朝廷的立场、史官的好恶不无关系。很有可能会成者忠,败者奸。民间大多从戏剧中了解人物的忠奸,而戏剧又只从正史中取材进行艺术加工。我小时候看过《盘夫索夫》,戏中的赵文华鼻梁中间涂着一块白色,所以先入为主,当爷爷说起赵文华,我就不假思索地说他是奸臣。从听到的民间传说来看,家乡父老还是认同这位聪明、正直、爱乡的老乡的。对此,万历年间的翰林院修撰杨守勤在《赵司空祠堂记》中,对赵文华之所以受到东南沿海人民的爱戴作过分析。碑记说,在东南沿海人民深受倭害时,赵文华力排众议,举荐胡宗宪,尔后两人同心协力,才使倭寇匿迹,倭害消除。在这胜利之中,胡宗宪尚获表彰,而赵文华之功却被湮没。杨守勤的碑记,让我们看到了被主流史家湮没的历史真相。从慈溪城里的赵公祠、余姚城外的胡公岩,赵、胡身后受到后人广泛祭祀的情形来看,应该佐证了当时老百姓的真实感情。戏剧里的角色是脸谱化的,坏人一旦定了性,就一无是处了。真实的人是立体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即使是坏人也有真实的悲欢,也有无奈的时候。当我们认定历史人物的时候,全方位地看待他们才算还原历史的真相,对他们是一种公平,于后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训。


擂鼓门头


裘宗镐老人


洪崆峒桥

周信芳岳父裘仰山的祖居

雕满了图案的木头

大门前的影壁



照壁三开间,中高二低,门楼三间二弄,前厅三间二弄,左右厢房通排六间三弄。


上林房后门

义三裘家大门

村中小河

村中弄堂


裘市旧事·宁波晚报

https://zm10.sm-tc.cn/?src=l4uLj8XQ0JuelpOG0ZyRkZ3RnJCS0ZyR0JGdiJ3Ql4uSk9DNz8%2FG0s%2FH0MzO0JyQkYuakYugzs7JzM%2FJ0ZeLkg%3D%3D&uid=2c279d9baa4f2ee4fc6f190801901a58&hid=968430a232681e23edd14876ac00d6e5&pos=4&cid=9&time=1505622130439&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004000008402&bu=news_natural&query=%E8%A3%98%E5%B8%82+%E8%A3%98%E5%A2%85&mode=&v=1&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svdsdichei



 ■叶龙虎

  裘市旧称裘墅,是姚江北岸、横山脚下的一个古村。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裘承祖“乾道间授慈溪县令,庆元中转明州别驾,卒葬于慈溪姜岙。”清光绪《忠义乡志》说:“裘承祖,字良嗣,裘村人,以剡县籍第乾道进士。授文林郎,为慈溪县令。庆元元年授宁波别驾,转升户部员外郎……卒葬慈溪,其子遂家焉(裘街里谱),今慈溪横山裘氏乃其脉。”显然,这位南宋乾道九年的县令、庆元间的明州通判、户部员外郎,身后竟离不开慈溪这块美丽的土地。其子为陪伴父亲,也在横山脚下安家落户,并将居所称为裘墅。因为其子孙的繁衍,至清中叶已经形成集市,故渐称裘市。对此,清雍正志有过相关记载:“裘市,县东南十五里。” 


  裘市有许多区级文保点,如洪崆峒桥、擂鼓墙门、吉耀临门台门、举人房、烂池墩老屋、义三裘家等。洪崆峒桥是裘市唯一幸存的一座单孔石梁桥。桥栏北侧依稀有建于光绪某年字样,而桥栏南侧有“民国三十六年重修”字样。今年八十八岁高龄的裘宗镐老人说:“南栏当年被和平军推到河里摔断了,到抗战胜利才由当地居民发起修复,这几个字是我伯父写的。我爷爷裘绍良还是光绪十九年恩科举人,我住在桥头弄里的擂鼓墙门。”擂鼓墙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前的影壁至今完好。据老人说,这座宅院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岳父裘仰山的祖居。裘宗镐老人指着大门上方一根雕刻精细的木头说:“这根雕满了图案的木头,很多人来看过,就是不知道雕的是什么。”我也仔细看了,是龙、是凤、是蝙蝠,都像又都不像。 


  说起裘墅名人,老人告诉我们:“最有名的要算裘琏。他不仅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还是书法家,我看到过他的字,是县城‘都神殿’的匾额,笔力苍劲。”据光绪志记载:“裘琏,字殷玉,号蔗村,永明子,世居横山,学者称横山先生。”康熙十六年,裘琏经黄宗羲举荐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纂修,其中的《三楚志》因裘琏的参与编得“最工且速”,深得康熙帝青睐。据载:“应甲午顺天乡试,中式第七名榜进呈,上见琏名喜,谓近侍曰,裘琏中矣。次年成进士,殿试抑置三甲读卷时,上命取琏卷亲阅,有‘对策甚好,字也端楷’之褒。钦命传胪,殿试对策上特置三甲第一,改庶吉士,时琏已逾七十。”裘琏不仅能文能诗,更善戏剧,其一生除了《横山集》、《复古堂集》、《崇祯长编》等著作,更有《女昆仑》、《玉湖楼传奇》、《四韵事》等戏剧问世,所以后人称他为戏剧家。乞身归里时的裘琏年事已高,且又字“蔗村”,大约希望能有一个蔗境,安逸地度过晚年。然事与愿违,这位以戏剧名世的老人,没有料到命运之神给他安排的是一出悲剧:雍正六年冬,因昆山三徐案株连,裘琏于次年六月吞铜钱自杀于燕邸。


  接着我们去看了号称九进十明堂的上林房。上林房是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赵文华的外婆家。因为赵文华自幼丧父,幼时多居裘市,这里留下了他童年的脚印。可惜的是,三十五年前的一场火灾,烧了一天一夜,将诺大一个官第,烧得只剩西边一个角楼和东边一进房子。但凭着四周遗存的墙基长条石、门头的石刻砖雕,仍不难看出当年上林房的辉煌。


  说到赵文华,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家的大门口抬头就能看到的鹏山塔。爷爷告诉过我,这是赵文华造的。我说赵文华是奸臣。爷爷说这是戏文里做做的。我小时候看过《盘夫索夫》,戏中的赵文华鼻梁中间涂着一块白色,所以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从听到的民间传说来看,家乡父老还是认同这位老乡的。对此,万历年间的翰林院修撰杨守勤在《赵司空祠堂记》中,对赵文华之所以受到东南沿海人民的爱戴作过分析。碑记说,在东南沿海人民深受倭害时,赵文华力排众议,举荐胡宗宪,两人同心协力,才使倭寇匿迹、倭害消除。在这胜利之中,胡宗宪尚获表彰,而赵文华之功却被湮没。杨守勤的碑记,让我们看到了被主流史家湮没的历史真相。从慈溪城里的赵公祠、余姚城外的胡公岩及赵、胡身后受到后人广泛祭祀的情形来看,应该佐证了当时老百姓的情感倾向。





现另外一篇文章,照片相当之多: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48db4f520102w45j.html

裘市古村——洪塘街道

2015-11-11 18:51

裘市古村,原属老慈溪,曾为裘市乡政府所在地,现属宁波市洪塘街道,为洪塘街道人中最多的行政村,总人口达10000余人。裘氏祖先--裘承祖,为南宋乾道九年慈溪县令。据热心的村民介绍,村里有许多古建筑,如裘二擂鼓墙门裘氏民居(原名擂鼓墙门)、吉耀临门台门、裘市举人宅(原名举人房)、裘二老屋民居(原名烂地墩老屋)、栏子桥头裘家、裘市义三民居(原名义三裘家)、洪崆峒桥等区级文保点以及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赵文华的外婆家上林房(九进十明堂)。但是,裘市古村地处姚江下游经常受洪水的影响,是宁波受灾最严重的区域,裘市古村经常全村被淹,这些百年老宅一次次经受着齐腰深的积水长时间的浸泡,必将严重影响这些老宅的寿命。

江北区文保点:裘二擂鼓墙门裘氏民居(原名擂鼓墙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门前有一影壁。据村民介绍,这座宅院是著名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岳父裘仰山的祖居。


江北区文保点:裘二擂鼓墙门裘氏民居(原名擂鼓墙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清朝初期四合院建筑,现存建筑由照壁、门楼、左右厢房、前厅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979平方米。据村民介绍,这座宅院是著名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岳父裘仰山的祖居。


 
这老宅就是以这只“擂鼓”来命名的





大门前的影壁


精美的砖雕


           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赵文华的外婆家——上林房,据住在里面的村民介绍:三十多年前的一场火灾,将这座号称九进十明堂的大宅,烧的只剩西边一座楼房和东边的一进房子。东边现存建筑为清中期,坐北朝南,建筑一进,院落二重,建筑占地面积591平方米,正厅为五间二弄,前后天井。

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赵文华的外婆家——上林房,据住在里面的村民介绍:三十多年前的一场火灾,将这座号称九进十明堂的大宅,烧的只剩西边一座楼房和东边的一进房子。














受水浸泡过的痕迹

江北区文保点:裘市义三民居(原名义三裘家)




    江北区文保点:裘市义三民居(原名义三裘家),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台门、正厅组成,前厅两厢房与后进建筑已毁,现存建筑面积2537。




贴天老宅


          塔天前新屋民居,清朝早期,建筑整体布局为四合院,有前后建筑二进,院落二重,建筑坐北朝南,前进正厅已拆,其余保存完好,建筑占地面积2471米。门楼为三间二弄,前进正厅已拆除,二厢房均为五间二弄。

        二门为砖雕台门,南北匾额刻有“相辉余粒”、“鸟草荤飞”。后进正厅为三开间高平屋,二厢房为五间一弄。



“鸟草荤飞”


“相辉余粒”





塔天前新屋民居







江北区文保点:栏子桥头裘家

        江北区文保点:栏子桥头裘家,为一清代建筑,门楼坐北朝南,东侧正屋五间一弄,门楼三开间。



江北区文保点:吉耀临门台门

        江北区文保点:吉耀临门台门为一座朝南的石框砖砌台门,台门上端阴刻“吉耀临门”。



吉耀临门”


江北区文保点:裘二老屋民居(原名烂地墩老屋)

        江北区文保点:裘二老屋民居(原名烂地墩老屋),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二进,院落二重,占地面积1978平方米。后进五间一弄中进三间二弄。


江北区文保点:洪崆峒桥

       江北区文保点:洪崆峒桥是一清晚期的单孔平板石桥,栏板外侧刻有“洪崆峒桥”四字。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田里中进”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田里中进”,是一处清朝早期的三合院,坐北朝南,由台门、正厅、左右两厢房组成,建筑占地面积954平方米,台门朝南,朝北匾额上刻有“碧梧清萌”四字,正厅为三开间,东西厢房通排为六间。


“田里中进”



“田里中进”


“碧梧清萌”


        四海日房民居是一民国晚期风格的中西合璧的小洋房,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主楼与偏房组成,建筑占地面积240平方米,主楼洋房为四坡顶,三开间。


四海日房民居


四海日房民居




        氏民居原名水沧宅,民国早期旅沪商人的私宅,现存建筑有前、中、后三进,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1374平方米。前进五间,中后进均为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

       裘二滋德堂,清代,坐北朝南。建筑一进,前后院落二重,建筑占地面积1801平方米,正厅为一高平屋,九间二弄,东西两侧山墙高砌三马头封火墙。





石窗

石窗








 


还有一篇也有相关内容: 慈溪快船江史话[古桥文化]洋山五桥 http://www.360doc.cn/article/844378_226304849.html

☆怀德桥

蒋家大桥东200米是怀德桥。怀德桥在裘市老街街口,系单孔石梁桥,桥长6米,宽约2.5米。桥面由四块长方形条石组成,桥墩长条石砌,两头各设台阶十二级。桥栏两侧题名“怀德桥”,书法温润儒雅,夺人眼目。边上刻有建造年月,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护栏两头有擂鼓形望柱,桥墩两侧刻有对联,东曰:“一湾里彩落长虹;十里日波迴碧玉”,西曰:“地接街衢征艦集;港通南北客帆多”。对联上横梁雕有龙首,简洁古雅。

“怀德”二字,出自《论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其意为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在乎的是产业,君子注重的是规范,小人担心的却是利益,说明君子与小人之间本质的不同。“怀德桥”桥名与裘氏四九房“怀德堂”堂名相同,推测应为四九房族人出资修建

裘氏源远流长,《元和姓纂》:“卫大夫采食于裘,因氏。或云:本仇氏,避难改姓裘”。三北裘氏为大族,据裘易伟先生考证,祖籍山东渤海郡,先祖在盛唐时曾任“端国”(端国公)的官衔。宋乾道年间,端国八世孙裘承祖任慈溪县令,成为山南裘墅一世祖。故此,流传的辈份排行中,有“大宋牧慈宗,盛唐端国胤”之语。裘承祖任慈溪县令,光绪《慈溪县志》中有记载,称裘承祖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三年(1176)在慈溪做县牧。又引雍正志:“承祖作成祖误,丽嘱楼集裘氏谱求作裘,其文云瑞国八世孙承祖乾道间授慈溪县令,庆元中转明州別驾,卒葬慈溪姜岙”。

嘉庆二十五年(1820)敦睦堂本中有裘姚崇等纂修的《慈溪横山裘氏宗谱》,也记有裘氏迁居于慈的记载:“始迁祖从仁,宋绍熙间自四明鄞阳乡迁慈溪横山德清港宣家桥”。

宋绍熙间为1190—1194年,与裘承祖在慈溪、明州做官的年代(乾道九年1193—庆元中1198前后)相当,宗谱中的从仁或许就是裘承祖,或许是其父亲,应该有一些关系。因为裘承祖在宁波一带为官,随带家属,也可能把父母接来。在几十年的宦海浮沉中,父母随儿子工作的调动而搬迁,最后定居在横山裘墅,是很有可能的。这样始迁祖为何从仁而排行称大宋牧慈宗也可以解释得通了。

橫山裘氏至明代,已非常发达,据说其后裔迎娶了山北柴家一位聪明美丽的农家姑娘为妻,姑娘生下儿子后,娘家弟弟前来送礼,因出身农家,翻越长溪岭时自然穿了草鞋布袜。但山南裘氏乃官宦之后,门第显赫,这位姐夫很势利,见此竟然打发这位小舅子和佣人一起吃饭。做姐姐的知道后,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回到山北娘家,柴家的众多兄弟得知此事,当然都十分气愤,于是把姐姐和外甥安排村边住下,另外又分几户近族在后边建村,这就是贴水后柴。这样,姐姐和外甥居中间,前后都有舅舅们保护。

山南裘氏虽然有财有势,但也害怕山北强悍的民风,所以后来另娶了妻室,没有过问这里的事。从山南带来的柴家外甥也从此在此生息繁衍,渐成大族。因为这个原因,当地一直流传“裘家只有柴氏太婆,没有裘姓太公。”旧时每年的正月初一,裘家人要到柴家祠堂拜岁,柴家一些老年人还会说:“裘家人是柴家人的外甥”。

光绪《慈溪县志》对裘氏从山南分支到三北有较明确的记载,在《卷五.建置四.善举》中,记有:“裘氏崇义堂义学,在北乡二十七都西二图,同治九年(1870)里人裘普乔暨侄景恂,承父祖春阳遗志,捐钱二万三千九百两,建义塾一所,置民田二百八十五亩二分九厘四丝四忽,灶田三百四十八亩六分九厘,灶地一百八十亩”。

裘普乔记曰:“吾族自横山(即山南裘墅)迁北乡至今二百余年…….”由此推算,1870年建义学时迁来二百余年,可知这里裘姓的柴氏祖太婆来此落户时间为1650年左右,到现在是350至400年之间。该县志还记载裘家庙(慈庄庙)建于同治十三年(1887)裘家庵(护龙庵)建于同治四年(1865),与传说基本吻合。

裘普乔所建义学,在怀德桥西南,分大学堂和小学堂,现仅存木结构高平屋六间,大部分已改建。只有“县立崇义国民学校”的石碑仍嵌镶在围墙上。

1927年11月,中共宁波党组织制订了《浙东暴动计划》,在裘市崇义学校成立中共慈溪县委,直属省委领导,书记严士英,委员周铁僧、沈邦祺、阮秀琴、潘小梅。《浙东暴动计划》要求宁波、慈溪、奉化、余姚、上虞、绍兴一带党组织在11月28日傍晚同时举行暴动,当时慈北党员已达100余人,他们积极活动,为暴动做了各种准备的工作。但11月6日,暴动计划在杭州被国民党当局获悉,省委机关被破坏。12日,暴动总指挥王嘉谟在温州被捕,18日被杀害。19日潘小梅在洪塘被捕。12月3日晨,国民党慈溪县委部组织部长宋守仁率军警包围裘市崇义学校,县委书记严士英被捕。15日,县委委员阮秀琴在观海卫被捕。此次被捕者共10余人,县委机关遭到破坏。尽管这次暴动没达到预期目的,但给当时反动统治以极大震撼,鼓舞了当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崇义学校记述了慈北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一页。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裘市是三北农村地区主要集市之一,自古是繁华之地。当时怀德桥桥北街道整洁、店铺林立,各种商品充斥于市,交易繁忙。如今老街犹在,只是风光不再。只有长兴南货店与义成绸缎洋货店,两家老字号的店铺见证着昔日的繁华。长兴南货店在怀德桥东北,坐东朝西楼屋二间,重檐歇山顶建筑,四角上翘,轻盈优美。据传该店开设于晚清,专营南北果品,四时茶食,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义成绸缎洋货店在怀德桥西北约25米,坐北朝南木结构两层楼房,楼上屋檐卷篷,直角走廊的花格栏杆都精致美观,别具一格。义成店一直经营棉纺织品,丝绸布料,现西墙头还存有“义成绸缎洋货抄庄”石碑一块。

从怀德桥北穿过裘市老街不远,有气度恢弘的裘家祠堂。裘家祠堂名为“敦本堂”,坐西朝东。前有门房1间,左右厢房各3间,中间是前厅3间,后面正堂3间,两边设走廊,另有厢房近10间。2006年经重修,面貌一新,成为慈东地区现存最好的一座祠堂。过去祠堂除农历正月初一祭祖与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三天外,平日不开门,只有重大事情才“开祠堂门”。除此大宗祠外,裘氏各房都有自己的众家堂前,如上七房中和堂,十二房积善堂,十七房敦和堂,四九房怀德堂等,房内有人取得功名则在旁侧挂匾额。

三北裘氏人丁兴旺,而取得功名为官者却并不多见。民国《慈溪县新志稿》记载有一位裘宗圻,字树斋,以附贡于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选任江苏六合县知县。后因理案之故,弃印归家。裘树斋所理之案,大致是这么一件事,江苏六合当地一位有钱的寡妇与一个和尚在房中时被人碰到,以不守妇道被缚至衙门,裘施以调包计,用尼姑调换和尚,保全寡妇名节。对此余麟年与滕占能两位老师有二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余认为寡妇并非通奸,是其受无赖侄子陷害,裘施计保全名节,是清官,故洪佛矢、冯君木都称赞他有“折狱片言”的庞士元之风。洪佛矢的《悲华精舍文存》中还收有赠裘树斋的对联可为例证,联云:“折狱片言,清史应登循吏传;藏书万卷,慈湖犹漾大儒风”。滕却言寡妇确实通奸,裘因贪财才施计调包,所以得横财后才会挂印而逃。后来有人还以此事编戏在慈北演出,被裘的儿子用千两银子买断才作罢。

由于年代已远,事实究竟如何,已很难考证,作为小说家言,两者都不妨姑妄听之,以资笑谈。不过寡妇在此事件后赠送裘树斋很多银两,应是事实,裘则以此钱在家盖了一幢豪宅。此宅在怀德桥南,前厅后堂,格局和衙门相仿。前厅为高平屋五间,接待客人,后堂楼房五间,作为家居。西边外围还有护屋数间,放置杂物。房子确实也造得雕梁画栋巍峨壮观。

清末民国间,裘市还有一位裘毓麟,字匡庐,是清末重臣陈家陈邦瑞之婿(也有说是杨绛姑父,待考)。他曾在光绪甲辰(1904)以文题《论准回蒙古逼近俄罗斯今日关系孰重》应省试舆地科考,得正取十三名。毕业于旧译学馆,升入京师分科大学,后又赴美留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习政治经济,五年而归。

1923年春,胡适应清华大学学生所请,开列了一份共计185种“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先后在《清华周报》、《东方杂志》、《读书杂志》、《晨报副刊》上刊登。裘毓麟对此进行强烈批评,“余见胡适所开《国学书目》,标曰‘最低限度’,而所列之书,广博无限:经学小学,清代名家之大部著述,以及汉、魏、唐、宋、诸儒之名著,无不列入。……论其数量,则已逾万卷;论其类别,则昔人所谓专门之学者,亦已逾十门。凡古来宏博之士,能深通其一门者,已为翘然杰出之才,若能兼通数门,则一代数百年中,不过数人。……”裘毓麟又对这种开出目的心理和如此引导后学的后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愤然说:“学术之放废,一至于此,尚何言哉!”于是闭门读书二十年,著《思辩广录》稿本三十余册,传入日本。裘毓麟还著有《清代轶闻》,共分七类,如名人、宫闱琐谈、外交关系及太平军叛乱等,是研究清代历史和政治的好材料。

当代裘市有被称为“一代名医,岐黄高手”的中医学家裘沛然,其在60年代研制“经络经穴玻璃人模型”,获国家工业二等奖。又力排众议,提出著名的“伤寒温病一体论”,得到中医学界有识之士赞同,编著出版《经络学说》、《针炙学》、《中医历代名家学说》等医学书籍计三十七部,多次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和优秀作品奖。晚年还出版《剑风楼诗稿》和《剑风楼诗文钞》,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裘沛然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近两年内向慈溪图书馆捐献藏书十万卷,表达了一位游子的拳拳之心,也是对“君子怀德”作了很好的注释。

 


三篇相关的文章:

百年传承 修身立命——看洪塘裘氏之风起云涌: https://ningbocat.cn/post/1100.html

裘天宝后裔裘珊:  https://ningbocat.cn/post/1102.html

天胜照相馆背后的故事:一次赌气,成就百年老字号 https://ningbocat.cn/post/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