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thehour.cn/news/336141.html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在普通话语汇里,说起包子、馒头,概念很清爽,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就是包子。但在我们宁波话语汇里,“馒头”与“淡包”,大概只有宁波人自己弄得清楚。

不妨试着捋一捋。

“馒头”与“淡包”

先讲“馒头”。宁波人所谓的馒头,保留了“馒头”的古意,是有馅料的,里面往往是豇豆馅,芝麻馅等甜的馅子,并且往往在外面盖一个大大的红印,有些印上的则是一个红红的“福”字,其个头、形状则与现在北方所称的馒头差不多。

这样的馒头经常会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也是保留了馒头最早的用途,就是祭供,比如下述“上梁掼馒头”篇所记录的。

再说“包子”。宁波话当中的包子,一般是指包有咸的馅料的肉包、菜包之类,还有甜的大油包。但有一种“另类”的包子,叫做“淡包”,相比较咸咸甜甜的味道,“淡包”就是“淡的包”,实际上,里面没有“包”任何内容,这种“淡的包”,在其他地方,往往就被叫成实心馒头,在北方就叫馒头。只是它的外形不像北方馒头那样是半球型的,差不多是长条形的。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资料图:宁波人口中的“淡包”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宁波人口中的“馒头”是这样的:一般以豆沙馅居多


于是,麻烦来了。

有一次,在新四方排队买早餐,前面一个当地大妈,满口宁波话,正在“点早点”,说,给我拿两只“淡包”,营业员显然是北方话语系出身的,只见她递给大妈两只肉包子。

“不是包子,我要淡包”,大妈比划着,于是营业员又给她拿了两只半球形实心馒头。“不是馒头,我要淡包”,大妈继续强调。营业员不知所措,不知道拿什么给大妈,我听了直好笑,上前解了围,强调北方话里的馒头就是宁波话里的淡包。宁波大妈这才买了“淡包”,还有“油条”走了。

“油条嵌淡包”,是宁波的传统早点,就像“肉夹馍”是北方的传统吃法一样。

大概是看到了“北方馒头”与“宁波淡包”的问题,我们街道菜场里卖馒头的小姑娘,一定会在大大的保温箱外,贴四个大字:“北方馒头”,以此强调个中的内容与特色;小姑娘的生意很好,顾客大多是外地打工族。

从查阅的资料看,实际上,宁波话对馒头的叫法,保留了馒头早古的意思。

“馒头”东传

宁波人的这种称呼应该有一些历史了。我们从它的传播可以反证这一历史。

馒头由中国宁波东传日本,在日本是公认的。如1713年出版的日本学者村田古道著《南都名产文集》“馒头”条:日本奈良馒头为“中华林和靖末裔林净因所创制”。此后,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华名物考》《唐风十题》之《馒头》篇中有更清晰考述:

关于馒头的做法传到日本的由来,据说是京都建仁寺第二世龙山禅师渡海入唐土之际,带回了一个名叫林净因的馒头师傅,于是,馒头就在日本流行了起来。这是元代顺宗至正元年的事。正当我国南北朝的初期后村上天皇的兴国二年(1341)。林净因改姓为盐濑,在奈良开业,所以世称奈良馒头。

归纳各类材料,可确定,林净因为现奉化黄贤村人,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和靖的后裔。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资料图:林净因肖像画与塩瀬馒头招牌

当时日本有个名僧龙山德见,少年时就来宁波天童寺取经学习,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公元1350年(元至正十年)归国,林净因是他的俗家弟子,不忍7旬师傅独行,陪同他一起东渡日本,居住在奈良。

日本当时是室町时代初期,幕府将军很尊崇取经归来的龙山德见,让他担任京都建仁寺的住持。林净因则为了给僧人改善伙食,制作出了一种日本人从没见识过的新式点心。

林净因的后裔川岛英子说:“林净因以其在中国学会之馒头手艺,不用肉及菜馅,而改为适合日本风土之小豆馅,进行改良,在馒头上描一粉红色之林字,广为销售,是日本馒头之开始。”

这种豆馅甜馒头,得到僧人们的一致好评,渐渐被宫廷贵族喜爱。

林净因把馒头献给了当时的后村上天皇,天皇大喜,赐了一个宫女给他做妻子,生了二男二女。林净因结婚时,制作了大量红色和白色的双色馒头,广赠邻里,此举深深影响了日本人,一直到今天,日本人在婚礼上,还有送红白馒头的风俗。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在日本生活了8年后,其师傅龙山德见去世,林净因勾起了无穷的思乡之情,1359年,他孤身返回祖国,从此不归。

据日本当地史料记载,丈夫离去后,他的妻儿无奈, “遂以净因归国之日为命日,设供养,而以馒头作为传家之业,广为销售,世人称为馒头屋。”日语中的“命日”就是忌日,看来,他的妻子已经预料丈夫一去不返。

好在,他给后代留下了“日本第一”的传家之业。全日本独此一家馒头店,风味绝佳,幕府将军足利义政为其亲笔写下了“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的招牌。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日本馒头始祖林净因34代后人川岛英子到黄贤村寻根,带来了各种日本馒头。图片来源:黄贤村馒头馆

此后,林净因的后代发扬祖业,曾回到中国再次学习点心制作方法,再次改良了工艺,回日本后,在京都开设的馒头店号称“盐濑”(以曾经的居住地为名),生意兴隆,一度成为皇家御用食品,传至今天,“盐濑总本家”已经是34代,仍然是日本最有人气的“和果子”。(“和果子”为日本传统制作方法的点心,区别于西洋的“洋果子”)。

对于日本点心业的开山鼻祖林净因,日本人不敢或忘,尊其为神。日本的奈良有一座汉国神社,汉国神社内有一座专门纪念林净因的“林神社”,也是日本唯一的一座“馒头神社”。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资料图:“馒头神社”——“林神社”

在宁波一些生产、生活习俗中,这种馒头,恰恰是仪式的主角。比如孩子满周岁时,老人寿庆时,还有建房上梁时。

“对周馒头” 习俗

“人丁兴旺”是非常传统的人生理想,子或女满周岁自然高兴,值得庆祝,一般都要举办“对周”的庆典仪式,仪式程序如下 :

首先置办物品、礼物。家长预先做好“对周馒头”,外婆家、姨母家都要送礼物。外婆家给小孩送来对周衣裳、帽、鞋、银手镯或银项圈等纪念品。

然后举行祖堂祭拜仪式。祖堂上摆放八仙桌一张,桌面上摆上对周馒头一盘、香烛之类,另放有书本、纸、笔、墨、算盘、银元或铜钱。准备就绪后,由母亲抱出小孩,奶奶点香烛向祖堂佛祷求:孩子长命百岁,聪明有才智,一生荣华富贵,然后把着小孩的手,向祖堂佛拱手三拜 。

再次由母亲抱着孩子,抓周,预测小孩以后的人生道路 。

最后由小孩父亲送“对周馒头”给小孩外婆、姨母家,家里其他人把 “对周馒头”分送给邻居,邻居拿到馒头后,都会说:“愿小孩长命百岁。”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寿庆“结缘大发”

祝寿一般招待亲友喝寿酒。有些地方的正餐寿酒,点心有三种,第一种是“长寿麺”,第二种是就是馒头,做成大桃子形状,第三种是水饺。

寿宴结束后,寿主家向四亲八眷和左邻右舍邻分送寿面、馒头、寿(金)团,称“结缘大发”。以示八方结缘,和睦邻里,长命百岁。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上梁抛馒头

造房子是人一辈子的大事,上梁,是造房子的大事,宁波习俗,要“掼上梁馒头”求吉利。场面越热闹越好。

上梁开始 ,木匠师父把一杯酒洒在梁上,在徐徐上升的梁上,早已用彩纸写上“紫微高照”、“圆木大吉”等吉祥的话语,并挂上红布(象征吉利),花生(象征子孙兴旺),蒸席(象征蒸蒸日上),铜钱(象征富有)等吉祥物。木工在东,泥工在西,小心翼翼地把梁安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然后木工师父把第一双馒头抛给主人,以后就按东、南、西、北方位抛 。馒头上要打上蓝印,以示房子以后不会失火。

抛馒头时要讲吉利话:

“一双馒头抛到东,日出东方红彤彤,新造房子风水好,吃勿穷来用勿穷 。”

“一双馒头抛到南,铜钿银子滚滚来,心想事成勿用愁,眼睛一眨发大财 。”

“一双馒头抛到西,有福有寿乐无比,夫妻恩爱日子过,快乐逍遥像神仙 。”

“一双馒头抛到北,老板屋里人才出,大小儿子都做官,荣华富贵好享福 。”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大发馒头

15786270689204229262866663936272.jpg

大小馒头对比

另外,正月初五迎财神,用更大的馒头,叫“大发馒头”、冬至日用盖蓝印的叫“冬至馒头”。

宁波馒头故事,看起来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