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OCAT: 今天一大早的新闻我听到中央开会的几个关键词:扩大智库

太应该了!!就是因为只听少数几个吹牛的,才会落得今天这个局面!

只是希望智库里面不要只有拍马的人!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GQgP1GNRdYAGcDlh4pI_PQ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如何产生的?



众说纷纭,或许需要很多年后才能发现真相,或许永远都无法找到真相。

但是,有一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专家成员,身居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的高福院士,他的职责就是要确保国家避免再次发生17年前的那场非典疫情。


2019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来自医卫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金羊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目前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展顺利,国家传染病监控网路运行平稳,中国不会再出现当年的“SARS类似事件”。


语气坚定,令人振奋。

然而,9个月后新冠疫情爆发,感染人数、死亡人数远超2003年的非典!

用网络热词来讲,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打脸。




可能高院士从来就没想过,非典之后,国家依然会有一天面临瘟疫的严峻挑战。

在他的表述中,1、国家传染病监控网路运行平稳;2、中国不会再出现当年的“SARS类似事件”。




没想到,他的两个承诺统统失效。

疫情或许无法预料在何时出现,但是,作为国家传染病监控网络为何此次会失效,没能及时向国民发出预警?难道也有“不可抗力”事件的出现?

很想问一下高先生,中疾控(CDC)的职能是什么?

怕自己描述错误,我还专门百度了,又到CDC网站上全面浏览了一下。

看看CDC在网页上的宣传口号。


你没看错,30几个字,还有一句忘记用标点断开。

一个网站,那可是一个机构的脸面。像使命口号这种严肃的宣传语都能出现错误,是不是说明,很多人根本不关心自己的使命?

CDC的职能是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很遗憾,在这次新冠疫情爆发时,CDC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一再发出错误信息,误国害民。

高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身在高位,又是权威专家,为何错误百出,置国家于危难,置人民与水火?

从公开资料来看,高先生人家是学贯中西,名扬海内外。

据热心人士统计,目前,高先生已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90余篇。

如果按照1961年出生的年龄来计算的话,从1岁开始就发表论文到现在,每年平均有8篇多。如果从20岁算起的话,每年要发表12篇以上论文,那意味着每个月都要发表论文哦!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论文,都是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从研究到出结果,到形成论文,人家不吃不喝搞一年都无法完成的工作,高院士每月都能完成。

真是神迹啊。

有人说,爱因斯坦一生发表的论文都不及我们高院士的一个零头!

这种高产,足以让国内其他院士“汗颜”。

其实,这都不算最牛。用一位业内大拿的话说,高先生最厉害的是,人家还身居CDC主任,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人如其名,高高在上,福禄并举。

但是,如果要说高先生的出身,可能会吓大家一跳。

人家是正牌的兽医出身!

1979年,18岁的阿福,进入山西农大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

如果平时给你说找个兽医给你看病,你肯定认为是骂你。

兽医医人,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现在这个兽医预防的可是人类疾病,给14亿国人看守防控疾病的大门呢。

至于他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国家CDC的掌门人,且听我细细道来。

1983年,阿福兽医学成毕业,又进入北京的中国农大动医学院深造,读微生物学与动物传染病学方向研究生。

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留农大任教,历经助教、讲师一直到1991年。此时的他平淡无奇,连个副教授也没混上。

1991年,30岁的阿福到了而立之年,眼看国内发展受限,决定到国外闯一闯,当时叫“镀金”。

先是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学习或工作。

直到2001年,已经40岁的阿福终于在英国牛津大学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

这十年里不是在求学的路上,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一路风尘仆仆,一路奋勇向前。

应该说是非常用功和能吃苦的中国留学生的缩影。

但是,在学业上,依然没看出有何等的天分,应该是会读书,会考试的那种。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阿福在牛津当过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至2004年),却没有任何当过副教授、教授的证明。

40岁的年龄,不好不坏吧,但是,对于一位学霸性的技术人才而言,这时依然还是个讲师,可见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大建树。

看看,钱学森34岁已经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副教授,36岁成为麻省理工的教授。

与钱老比,大家可能会说我在欺负他。那就找一个当代的大咖施一公吧。

同为中科院院士,1998年,施一公31岁的时候就开始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随后8年内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副教授、终身教授。

2004年,43岁的阿福借着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从此人生一路开挂。

先是进入中科院微生物所,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成为微生物所所长。

2010年,担任英国牛津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5月,担任CDC副主任(至2017年7月)。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反正官路亨通,越做越大,身份越来越高。

有一点大家留意一下,高先生同钟南山和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老爷子,虽然都同是院士,但是,此院士非彼院士。

人家阿福的是中科院院士,钟南山和袁隆平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至于两院有何区别?

有人说,看上去区别不大,就如同每年的两会一样,人大和政协,同是代表,能一样吗?

至于后来什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就不细说了,是啥差事,我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