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批前公示时,此次批后公布的规划内容有较多变动,包括目标定位、空间结构等,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规划详细内容,一起来看↓

规划范围

规划指出,宁波甬江两岸地区通江达海、区位优越,具有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密集的科创要素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推进甬江科创区开发建设,是落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以及省、市党代会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锻造创新发展硬核力量、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部署,也是促进宁波市域空间重构和功能优化,引领宁波向更高质量、更高能级发展的核心抓手。

一句话:甬江科创区的开发建设,意义重大

甬江科创区的规划期限,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设计范围为:

东至灵峰山
南至通途路-东环路-环城南路
西至望海南路-东昌路-世纪大道
北至绕城高速-雄镇路-海域

图片甬江科创区设计范围图示。点击可放大查看

从上图可以看出,高新区、五乡、小港、庄市、贵驷、蛟川、镇海老城区,都被纳入了甬江科创区。总用地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

按照规划,甬江科创区的总体发展定位为——

“立足宁波、服务区域、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

主体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科创主平台
人才新高地
都市未来城

科学港、数创港、青创港、总部港

甬江科创区的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一区四港多组团”。

图片

甬江科创区空间结构图。点击放大查看


“一区”,即甬江科创区,作为宁波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四港”,是甬江科创区的核心功能板块,也是实现甬江两岸从运输港到科技港飞跃的重要载体,包括:

  • 围绕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科学港”,主要在庄市。

  • 围绕数字创新和研发转化的“数创港”,主要在高新区。

  • 围绕国际交流和青年创新的“青创港”,主要在蛟川和镇海老城区。

  • 围绕总部服务和高端配套的“总部港”,主要在小港。

“多组团”,是规划确定的多个主导产业组团,包括基础新材料产业组团、绿色应用新材料产业组团、高端装备智造产业组团、工业互联网产业组团等。

组团之间通过绿廊、自然山体、水系有机分隔,通过快速路、主次干道、轨道交通等高效联系,组团内部合理布局科教、研发、产业、居住、配套等功能,实现组团的复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高校、实验室、居住社区……

甬江科创区规划科创用地约12平方公里,包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和部分创新型产业用地,空间上主要位于甬江沿线和重点产业园区,包括甬江实验室、新型研究型大学、甬企科研总部、宁波软件园等,整体形成空间紧凑、功能联动的科创集聚片区。

规划产业用地约27平方公里,包含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以及部分创新型产业用地,空间上主要位于科创区外围,呈组团分布,包括多个专业型产业园区、中试孵化园区和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等,为科创区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规划生活空间约40平方公里,包括居住用地约25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7平方公里、商业办公用地约8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小港、蛟川、庄市等生活板块,包括居住社区、科创社区、混合型社区、配套商业以及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

图片

甬江科创区用地规划图。


规划生态空间约82平方公里,包括城市公园绿地约16平方公里和山、水、林、田等用地约66平方公里,空间上主要位于沿路、沿河、沿山以及大型公共开放空间周边,包括社区公园、综合公园、滨江绿带、主题公园、连片山体及生态空间等

按照规划附图,宁波植物园今后将会往东拓展,北面还将有一个东胜湖公园

隔江对望、位于蛟川的甬江科技公园和位于小港的甬江科技之窗,尤其值得特别关注。

图片

甬江科创区开放空间图。


另外,甬江科创区倡导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地下空间高强度开发区域主要位于甬江科创区的核心功能区块以及轨道换乘站点周边区域,包括地下道路、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管廊等。

国际医院、国际学校、
国际体育中心、市级大型文化设施……

围绕人才新高地,规划通过提升科创温度、营造科创舒适度,来塑造甬江科创区的人才无忧新生态,重点关注科创环境、配套政策供给等方面的新服务。

规划提出,要在现有人才政策基础上,通过延续优势、升级短板、突破创新三种方式,迭代升级人才新政,营造适应不同人才层次的就业与生活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

同时,将高水平配置对外合作交流设施,完善国际营商环境,构建辐射区域、一体化、网络化的科创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金融、信息、技术、综合服务等,实现综合型科创服务共享发展、专业化服务培优增能。

区内规划布局高标准、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体育中心、市级大型文化设施不少于16处,基础型、社区化公共服务设施实现高标准建设,网络化覆盖。并基于全域未来社区理念,打造科创社区新范式,为科创人才提供最舒适的科研环境、最优质的生活配套、最贴身化的邻里功能

6条地铁、3大过江通道、快速路网……

规划通过提高设施便捷度,提升风貌精致度,来构建甬江科创区的未来城市新环境,总体形成快速可达、立体低碳、绿色品质的交通网络体系。具体包括:

  • 通过东海大道、北外环-宁波大道、世纪大道-鄞州大道等快速路,实现与余慈地区、西枢纽地区和东钱湖-象山港区域等重点板块的快联速达;

  • 增加梅墟路、大运路和镇浦路过江通道,强化两岸联动;

  • 规划形成6条轨道线路,强化轨道交通换乘转换,实现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全覆盖;

  • 打造3条串联片区重要文化场所、历史遗产、山水生态的主题文化休闲精品线,结合甬江沿线码头整治改造设置景观或游船码头,承担水上游览和两岸特色交通接驳。

图片

甬江科创区道路等级图。


一起期待甬江两岸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