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g


师古亭

    □孙武军/文 龚国荣/摄


    慈湖,是宁波江北区慈城镇的一泓小湖。湖虽小,却积淀了丰厚的时光与浓郁的文馨,堪称一方奇迹。


    A


    东汉和帝年间(89—105),慈湖边有一户人家,母子二人。董黯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他终年以打柴为生,千方百计弄来甘果美味,尽心侍奉母亲。有一阵母亲生病,想喝娘家大隐的溪水。他就来回二十多里到大隐溪担水奉母。他又为母亲在家旁挖了一口井,井水清冽甘甜,


    后来,邻居家劣子王寄,对其母不孝。其母就常数落儿子,将他与董黯相比较。于是王寄对董母怀恨在心,待董黯离家外出时,就去董家辱骂董母。董母受辱受惊,不久后抑郁去世。董黯悲恸不已,决定找王寄报仇。但又想到王母在世,若现在杀了王寄,王母就无人奉养,百年后也无人送葬,便沉默不言,只是每天枕着一把锋利的柴刀睡觉。董黯独身在荒野为母守墓,以至于鸟兽为其纯孝所感,翔集安卧于墓旁。十年之后,王母过世,董黯就在一个大白天杀了王寄,然后自缚向官府自首。


    汉和帝闻其孝心,赦免其擅杀之罪,并下诏表彰他的孝行,拜他为郎中。董黯拒绝入朝为官,陪着逝去的母亲,终老于家乡。


    关于董孝子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吴虞翻的《孝子董公赞》,收在其曾族孙虞预所著的《会稽典录》中。今可见八句三十二字的赞辞:“尽心色养,丧致其哀。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愤亲之辱,白日报仇。海内闻名,昭然光著。”唐代“四明狂客”贺知章写过一首《董孝子黯复仇》:“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那个快意恩仇的时代,早已沉淀在慈湖的幽深之处。


    迄今可见最早吟咏慈湖的诗歌,当为南宋时大儒、心学家杨简所作。杨简是慈城人,极爱家乡的这方小湖。他有《慈湖》诗曰:“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杨简说这慈湖自古人迹罕至。其实,早在唐代,就有诗人临此烟水、题咏慈湖了。


    B


    唐朝末年,昏君迭出,爆发民变。黄巢之乱后,宫廷中政变不断,宰相与宦官争权激烈。镇压了黄巢起义的朱温,兵权在握,势力极大。终于率军入京,夺取了帝位。享国290年的唐朝灭亡。


    在这唐末乱世中,有一位广西宁远军的小官王定保,奔亡湖南、广州,后入南汉,任宁远军节度使,官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了。就在他刚入南汉之时,写了一部笔记叫《唐摭言》,详细记载唐代科举事闻、文士风习、诗人诗句,极有资料价值。


    《唐摭言》中有一篇,写到宁波慈湖故事:


    “李建州,尝游明州磁溪县西湖题诗。后黎卿为明州牧,李时为都官员外,托与打诗板,附行纲军将入京……”


    李建州即李频,浙江建德人,晚唐诗人。乾符年间(874-879)任建州刺史。建州即今福建大部,州治在今福建省建瓯市。时值黄巢起义,朝政糜烂,建州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整顿官政,惩办盗贼,使建州社会民生得以安定。李频重农而恤民疾苦,深受百姓爱戴。李频死在任上。建州父老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祀。


    三百年后,南宋的洪迈来建州任郡守,见城东二十里有梨山庙。百姓相传为唐刺史李公祠。开始以为是李回,后来才知是李频。这时天旱,洪迈便到庙中祈祷,说若有感应,当刻石纪念。不久天降甘霖,于是便立碑。洪迈后来在《容斋续笔》中写了此事,篇名《李建州》。


    李频曾游历浙东,行绍兴,登天台山,入四明山,后到了明州慈溪县。他在游慈溪的西湖后,题诗留念。


    慈湖古时为野滩荒潴。三国时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曾隐居于此,读书讲学。吴赤乌二年(239),阚泽舍宅为寺,这是宁波的第一座寺院,就在今慈湖中学址。寺初以阚泽的字“德润”为名,北宋时改名普济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慈溪建县。第一任县令房琯疏浚扩凿了慈湖,以溉民田。为纪念先贤阚泽,这湖便叫“阚湖”,而慈湖旁的山峰,便叫“阚峰”。到了南宋嘉泰三年(1203),62岁的杨简回到家乡慈城,在董孝君祠西筑室,祠下就是阚湖。面对波光粼粼的湖水,杨简说:“大隐溪以慈孝而得名慈溪,县又以慈溪命名,所以此湖也应以慈为名叫慈湖。”从此,阚湖改名慈湖。而杨简也自号慈湖,世称“慈湖先生”。


    杨简对慈湖情有独钟,多次赋诗咏湖。他77岁回乡时仍赞道:“天造慈湖迥出尘,无冬无夏只长春。四山桃李围新锦,一邑风光让绝伦。涧水檐旁谈妙理,山禽柳外说天真。杏坛无限难传意,付与凭栏寓目人。”阚泽在慈湖筑书堂后,杨简又在慈湖其居所创谈妙书屋,登堂讲学,弟子如云,开宁波一代文风。


    C


    慈溪古县衙在浮碧山上。重建县衙时曾在山脚考古出土一段唐代咸通年间的砖砌甬道。慈湖在县衙背后。南宋之前,慈湖分开为东、西两片。唐五代北宋时,西湖是一个十六亩大的小湖,但亭台楼阁,风景秀美。西湖属县衙范围,是县令居住与休闲之处。南宋时东、西二湖才疏通,变为一湖。后又在湖心筑湖堤,堤上建彩虹桥与师古亭。


    当时李频游慈城,见如此小巧玲珑的秀湖,一定诗兴大发,就题诗留念。后来李频在京城任都官员外,这时明州刺史是黎卿,应是他熟人,他就托黎卿,把他在慈湖写的诗拓到木板上,做成诗板,然后“附行纲军将入京”。“纲”,是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行纲”当是军人武装押送货物。《水浒传》第十六回就写了“杨志押纲谨慎行,军汉遭逼心难平”。这位明州刺史“黎卿”不见方志记载,不详何人。他应该不辞麻烦,将李频的诗做成诗板,让押纲的军将带去了京都。而李频珍惜名声,这般看中自己的诗,却引来王定保的微词。他评论道,过分爱惜自己的名声,就会掩盖善行,这为仁者所忌。


    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查《全唐诗》,载李诗145首。找来找去,没有题慈城西湖的这一首。他当年这么喜爱的一首诗,想必是散佚了。


    但在李频诗中,却有一首《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离亭向水开,时候复蒸梅。霹雳灯烛灭,蒹葭风雨来。京关虽共语,海峤不同回。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这明州江亭不知在何处。可能是在慈江边。当年慈江一直到城中骢马桥河,江边有多座亭子。这是在一个宁波梅季天的夜里,暑气如蒸,雷雨欲来,一道雷电劈落,竟然震灭了灯烛。李频就要离开明州,在风雨的江亭中,话别在京城结识的段秀才。他勉励秀才,不要待在宁波海鲜吃吃太舒服了,还是要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李频题慈湖的诗散佚了,这是太可惜的事。否则慈湖诗可见早到唐代而非南宋,慈湖诗史提前三百年。


转自: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3-10/14/content_137729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