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在我目前的看猛经历里,褐耳鹰幼鸟的识别难度,与乌灰鹞/草原鹞雌鸟识别,远距离草原雕/乌雕/小乌雕成鸟识别,可以排在前三名,属于那种“必须拍下来看不然心里就没底”的猛禽。
从2到409
2015年,当我第一次来冠头岭时,说实话,我还不知道褐耳鹰(或者说猛禽监测)是什么。一天8小时的高强度数猛占据了我全部精力,并且我们关注的重心还在蜂鹰(尤其是被枪击的个体)上,这些来去飘忽的小鹰算是被彻底地忽略了。
2015年记录褐耳鹰数量:
2只
(???怎么还有2只?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随着调查经验的逐年积累和更有经验的监测员的加入,每年记录到的褐耳鹰数量也逐渐增加。2016年,褐耳鹰数量来到了27只。2017年达到了47只。在经历了2018年短暂的回落(20只)后,2019年,辛劳的监测员们记录到了81只褐耳鹰。
惨遭雀鹰追打的褐耳鹰幼鸟。
褐耳鹰数量的逐渐增加,也让我们隐约感觉到,这种尚不熟悉的小鹰,数量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在2020年调查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对褐耳鹰的识别和成幼做了充分的准备,各阶段监测员决心排除万难,坚决打赢小鹰识别攻坚战(手动狗头),也统计到了迄今最多的单季度褐耳鹰数量:
409只。
同时,这也是我们对于小鹰识别最有把握,统计数量最接近“真实”的一年。
现在我们认识到,褐耳鹰在冠头岭绝不是罕见的鸟种,相反,褐耳鹰很可能是日本松雀鹰之后,最多的一种“小鹰”。相比之下,松雀鹰的个体数虽然也不少,但总有些个体让人怀疑在冠头岭溜达了很久;日本松雀鹰是绝对的主力,但也就比褐耳鹰多一倍而已。这样的比例也与泰国中部的观测结果更加接近:在中国西南到中南半岛这条路线上,褐耳鹰这个平时很少被提及的物种,很可能是仅次于日本松雀鹰、赤腹鹰,排名第三多的鹰属猛禽。
泰国中部的记录,截取自 The flyway foundation (2017)
小鹰中的四不像
相对于特征明显的成鸟,褐耳鹰的幼鸟绝对算是难认的猛禽,而冠头岭绝对是全国小鹰识别的地狱模式:苍鹰,雀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褐耳鹰,凤头鹰,松雀鹰,全国所有的7种鹰属猛禽在这里都能见到。我还记得我在冠头岭第一只褐耳鹰幼鸟怎么看的:拍下来的一堆小鹰中,有几个怎么看谁都不像的个体,在多方讨论后,确认是褐耳鹰幼鸟。
随着存储卡里糊片,记录照,阅后即删的照片越来越多,关于褐耳鹰的画像也逐渐清晰起来。虽然大家时常还会对着少数特别难认的个体犯晕,但典型的褐耳鹰幼鸟已经可以比较清晰的描绘:
躯干:日松(左)的躯干好像一个火腿肠,而褐耳鹰(右)则是经常能看出来明显的纺锤形。松雀鹰(中,以及凤头鹰)则介于中间。在此我们假设苍鹰和雀鹰容易与其他几种小鹰区分,而凤头鹰也算是特征明显,后面就不加入讨论了
尾部的区别,是拍照后比较重要的识别特征。日松(左)的尾羽深色横斑比浅色横斑要明显窄一些,最外侧一对尾羽的横斑则非常细。褐耳鹰(中)类似日松,但是最外侧尾羽的横斑似乎,通常,要宽一点点。松雀鹰(右)则深浅横斑的宽度差不多,而且最外侧尾羽的横斑通常也粗很多。
很多人都知道,喉中线是日松和松雀鹰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别。但是加入了褐耳鹰这个变量之后呢?据我们观察,褐耳鹰(上排三个)的喉中线变化较大,通常比日松(左下)要粗一些,但是也有喉中线有断裂或者非常浅、细的情况比如右上。而松雀鹰(右下)则通常很稳定的要粗很多。
另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别是飞羽的横斑(感谢越冬同学指出)。日松(左)一如既往的,翼下的横板非常细,而松雀鹰(右)则横斑很粗并且神色明显。相对之下,褐耳鹰(中)又成功的构成了连续谱中的中间态:褐耳鹰飞羽的横斑颜色较浅,没有松雀鹰粗,并且经常显得很不连续,甚至比如在内侧几根初级飞羽的最根部几乎消失了。这可能是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最稳定的区别办法了。同时,褐耳鹰翼下覆羽的斑点通常也比较淡且少,但这个变化实在太多,松雀鹰也有翼下覆羽非常淡的个体,所以我们认为不是特别靠谱的识别点。
很多文献图鉴说到了褐耳鹰中央尾羽突出(以及日松尾羽内凹)这一点。这是毫无问题的:褐耳鹰中央尾羽要比外侧的尾羽更长。但是观测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如同绝大部分特征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左边这只是褐耳鹰没错,但是中间的呢?虽然尾羽看起来凹进去,但其实是因为飞行姿态的原因,尾羽刚好从中间分叉。同理,右边这只,又是谁呢?
观察到足够多个体之后,我们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的褐耳鹰幼鸟,胸腹部会有很不规律的横条纹。这种横条纹有多有少,也有不少幼鸟干脆就没有,并且出现的位置也不是很固定。相比之下,日松和松雀鹰幼鸟腹部的图案,无论是“桃心”还是“水滴”,似乎都没有见过与横斑混杂的情况。这也许与换羽规律有关:我们一开始认为这样的褐耳鹰可能是第二年,但确实看不出任何换(飞)羽的痕迹;也许褐耳鹰在第一年的秋迁时就开始换体羽,这些横斑是向成鸟体羽靠近的表现。
这一只的灰头罩就很明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特征,但因为各个人观察的感受不一样,在此只是简单罗列一下:褐耳鹰幼鸟经常有一个分界明显的“灰头罩”;而且似乎它的眼睛到喙的距离,要稍微比松雀/日松远一点点(来自王珊同学的观察),看起来少了几分杀气。这只是我们近两年的观察结果,更多的细节会随着之后的观察而展现。
与日松同框的褐耳鹰。
等等,我要是没有相机,只有双筒,那该怎么识别呢?
上面提到的很多细节,没有相机是看不清楚的。但我个人认为,相机绝不应该成为猛禽识别的阻碍---很多时候反而是沉迷于拍照,忽视了观察更动态的细节。我认为如果想要用双筒识别的话,应该先排除掉日松(以及雀鹰,凤头鹰等干扰项)---日松飞行较快,振翅频繁有力,体型较小,翼指更突出,浑身的斑纹都显得更细。最后一道大题应该留给褐耳鹰和松雀鹰:褐耳鹰经常有明显的纺锤形身体,很多时候也有一个明显的“灰头罩”,翼下的横斑没有松雀鹰那么粗,整体显得没有松雀鹰“有精神”,或者说没有“杀气”。
褐耳鹰成鸟算雕,蛇雕不算雕
雕是什么:雕可以指代任何一种猛禽,只要他足够稀有。
所以在冠头岭上,蛇雕通常不算雕(因为太常见了),某些日子里靴隼雕也要开除雕籍,而数量少,外形又好看的褐耳鹰成鸟,就当然要算作雕了(理直气壮)。
这位大哥,再多转几圈就真没人拍了...
褐耳鹰成鸟相对幼鸟要好识别的多---当然,也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情况。
成鸟有是有,但是好的拍摄机会并不多
褐耳鹰成年雄鸟(深红色的虹膜),值得一张单独的照片。褐耳鹰雄鸟翼尖发黑,胸腹部有浅浅的红色条纹,翼下覆羽是很淡的皮黄色,喉中线淡到几乎不可见。
赤腹鹰成鸟雄鸟(左)也是红肚皮黑翼尖,但是黑色更深且几乎达到外侧几个飞羽的根部。同时只有四个“翼指”,腹部的红色也更像是染上去的,而非细横纹。日本松雀鹰的年轻雄鸟也会有这种红色细纹(中、右),但是红色更“弥漫”,成鸟更是如此。同时注意日松相对短的尾巴和突出的翼指。
褐耳鹰雌成鸟,和雄鸟最明显的区别是黄色的虹膜,同时腹部的红色横纹延伸到了胁部和翼下(也许会有年龄上的差别)。
并且,褐耳鹰和北海很多种猛禽一样,有着夸张的成幼比例:在我们记录到的409只褐耳鹰中,只有6%是成鸟。幼鸟,或者更严谨地说,非成鸟,占了绝大多数,再一次坐实了北海是猛禽幼儿园的称号。为什么褐耳鹰,以及其他的猛禽,在冠头岭出现的绝大多数都是幼鸟?这可能与北海在北部湾的位置和地形有关,是需要单独一篇文章描述的话题。
褐耳鹰的出现时间集中在10月5日到10月22日这半个多月内,成鸟和非成鸟都是如此。褐耳鹰成鸟和非成鸟没有明显的迁徙早晚差异,如果你也想来北海仔细观察这种小鹰的话,非常建议选在10月20号左右的周末---这也是每年冠头岭猛禽数量和种类都最多的时候。
这是一年的高强度监测能告诉我们的,关于褐耳鹰的事情。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2020年实在是太过艰难了,还好有鸟类在迁徙,有监测以来最多的猛禽飞过冠头岭的天空。总结一些无用但让人开心的事情,让我觉得明年还有有希望。
*本文数据来自于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美境自然)冠头岭猛禽监测项目,数据所有权归美境自然所有。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