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看"繁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7PqAChYGwwZJswvAy_3xQ
前天直播完,
把《繁花》最后两集看完了。
结局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因为我们的心目中,
都有自己认为的一份圆满。
比如我,是希望宝总能和汪小姐在一起的。
我相信汪小姐是有心的,
可是宝总在这方面,看着真是有点让人窝火。
5年之约去的,人嘛,不去找的。
你心目中,希望宝总和谁一起呢。
不是玲子,也不是李李。
做外贸,我觉得是可以看看这部剧的。
因为会有很多的共鸣。
也能窥见中国外贸,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
多少前辈前赴后继的努力和开拓,几代人的工人在车间里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才给我们留下了现在的基础和积累。
除了钱,还有血,还有汗,还有泪。
来自杭州做T恤的范总,
谦虚而谨慎,对自己的工厂和工人负责,对见到的所有人都点头哈腰,对做外贸的汪小姐,是那么的信任和支持。
就像现在能遇到的很多工厂老板一样。
宝总去诸暨见的麻老板,
办工厂、做产品,拉着一群子村里人发家致富的那股子狠劲,看了就让人害怕,但是如果没有这股子狠劲,又怎能冲破重围,拿到订单。
便宜不是错,能赚钱就是能力。
还有没拿到订单跳了苏州河的小宁波,
厂子没单子,一个人到上海外贸大楼找单子,那份拼搏和不由自主,也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是身后300个家庭。
老一辈的外贸人,路真的是闯出来的。
还有魏总,老家海宁做皮革,
他老爸带着一群叔伯兄弟,硬是在皮革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带领乡里乡亲一起发家致富。魏总是富二代,吊儿郎当的,但是真正要做事的时候,也是能吃的了苦,放得下脸面的。
没钱的时候,裘皮大衣都卖掉了。
还有深圳的、广州的那些厂的老板,看到订单,一个个眼里放凶光,单子有多大,胆子比单子还要大。
不拼不苦不狠,怎么能勇立潮头。
这就是当年办厂的那一代人,
可以不要脸面,可以不怕苦,只要有希望,就拼了命往前冲,有很多人失败了,消失在了路上,还有很多人成功了,走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还有汪小姐,虽然来自27号,
但活生生一个外贸业务员。谈业务,跑工厂,搬货物,出柜子,接待客户,判断汇率。历经艰辛,心酸自吞,但百折不挠,对外贸始终热情入火。
包括后面也出来办公司的梅萍。
这不是我们么,
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日子。
接一个订单开心的跳起来,见一个客户紧张的不知所以,出一点问题愁容满面,跌倒了,又爬起来往前走。
中国的第一批外贸业务员,就是从国企里走出来的。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我们现在走过的路,就是他们当初一脚浅一脚深,踏出来的。
还有宝总,
虽然做外贸的篇幅不多,主要做股票。
但是你看他去日本找设备的那段,就知道当年为了促成一个订单,哪怕语言不通,千山万水,也是会跑去一个国外见客户,谈合作的。
异国他乡的街头,踏过多少中国外贸人。
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东西,
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
都是做外贸成功的闪光点。
还有爷叔,还有金科。
他们是体制内的人,也是冲在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的第一线的人,改革开放,出口配额,关贸总协定谈判,入世谈判,如果没有他们摸着石子过河的摸索、开拓和奉献,打开了中国和世界贸易的大门,那后面千千万万人的机会就没有了。
他们是先驱,我们也要向他们致敬。
《繁花》里,还有一些东西印象深刻。
那就是很多人对机会、金钱和成功的渴望和热情。
开夜东京的玲子,
最终一个人撑起了一家店。
开饰品店的玫红,
孤身一人去闯了北京。
黄河路上的老板娘们,
天天拼尽全力,面对竞争,从未退缩,都想要过得更好。就连饭店里的服务员们,小江西、敏敏还有露丝,都去创业了。
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年代,
只要你敢想肯干,遍地都是可以改命的机会。
还有印象深刻的,就是繁花里的BGM。
宝总的《偷心》、汪小姐的《执迷不悔》、玲子的《东京爱情故事》、李李的《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还有雪芝的《随缘》、陶陶的《我是一只小小鸟》、魏总的《红唇的吻》、范总的《安妮》等等。
彼情彼景,都很契合,
配合王家卫导演的光影美学,的确让很多70后、80后沉醉其间。
但是,就像名字一样。
繁华也好,烟花也好,都是易逝的。这部剧讲的是过去,是回忆,可以引起70后80后强烈的共鸣和推崇,但90后00后基本是无感的。
所以只能火一半了。
抖音里的官方号,粉丝还没破50万。
70后80后那一代人,选择的是奋斗。
因为机会很多,怕穷没钱,很没安全感。
90后00后,更喜欢选择躺平。
因为现实太卷,开心就好,也没安全感。
而且,谁也改变不了谁。
王家卫只能拍出王家卫式的电影,
爷叔只会按自己的习惯做事,
我也只会写自己风格的文章。
南方的小土豆们,都去了北方。
当然,未来肯定是属于年轻人的。
你看了吗?欢迎评论留言哦!
P.S.
遇到问题,记得给我留言或连线。经验很值钱,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更快成功!
爱外贸,执迷不悔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