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UKMO33JVf3mR30bpqh5fw

 又土又皮 桃虫在野 2020-04-09 21:43

鸦科鸟类机警聪慧,时常组团骚扰猛禽和其它食肉动物,因此被大家戏称为“流氓”。

我们之前也细数了鸦科与猛禽的恩怨,并得出结论:在命运的安排下,它们生来就是不共戴天的永世仇敌。

但是造化弄鸟,命运不可更改。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只存在于小说之中,现实往往十分残酷。荒野中的生存法则就是,强者可以肆无忌惮,弱者只能隐忍妥协。

猛禽与鸦科其实就是这样。相比鸦科,真正强大的猛禽才有资格耍“流氓”。

 

640_结果.jpg

骚扰白尾海雕,图源见水印


史上最惨房东

 

之前说过,猛禽会频繁捕食鸦科,尤其是在繁殖期。这时候的雏鸟需要大量食物,因此猛禽不会放过肉多、吵闹、飞得慢的鸦科鸟类。小到雀鹰,大到金雕,几乎所有有能力捕杀鸦科的猛禽都会捕杀鸦科(没毛病)。

 

被苍鹰捕食的松鸦,图源见水印


这还不够,猛禽十分热衷于强占鸦科的爱巢。“鸠占鹊巢”其实说的就是红隼、燕隼之类的小型猛禽。

全世界的猛禽都是懒蛋,都爱捡现成。

最懒的猛禽,在地上刨个坑就能下蛋:如雕鸮、雪鸮、游隼。

好点的猛禽,会找个洞或者躲在草丛中生娃:如多数猫头鹰在天然树洞或各种建筑缝隙繁殖,而短耳鸮、草鸮、鹞在草丛中扒拉扒拉就能瞎凑合。

但更多的猛禽既不想瞎凑合,也懒得动手,那就只能捡现成。如果鸟巢没有主人,直接用就行;鸟巢有主人,它们也不管,直接抢就好。这里面就有长耳鸮、乌林鸮、红隼、燕隼、红脚隼、灰脸鵟鹰、苍鹰、猎隼等一大堆我们熟悉的猛禽。

真正自己筑巢的猛禽实在不多,例如大型的雕、海雕和鹗。它们很难抢找到合适的大巢,所以只能自己做。不过只要有机会,它们也乐于使用现成的。

 

长耳鸮利用乌鸦巢繁殖,图源见水印


说了这么多,史上最惨房东到底有多惨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在我国东北,研究人员用了九年时间来了解猛禽对鸦科房东的迫害情况。在当地共有11种猛禽繁殖,其中的8种都会利用喜鹊的巢。会利用,我们一般理解为有几率使用。但数据表明,这8种猛禽的巢有91.9%都是喜鹊巢。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完完全全的利用啊,而且还不交房租。

更惨的是,这些喜鹊巢有17.3%都是直接抢过来的,因为房东不同意。也许喜鹊夫妇还在满怀期待地搞装修,也许它们已经在孵蛋了,突然就接到房客通知,你们的房子被租用了。

而且有研究表明猛禽更喜欢抢占刚筑好的巢,因为这时候的巢没有繁殖过,少有寄生虫,更有利于猛禽雏鸟的健康成长(这是真的,落巢的小喜鹊身上能爬出来几百只小虫虫)。

上帝哦,你知道一个喜鹊巢的搭建要多长时间,要花费多少心血吗???

 

坚辛的筑巢过程,图源见水印


喜鹊的悲惨境遇只是鸦科社会的一个缩影。放眼全世界,很多鸦科鸟类的巢都会被猛禽租用。研究表明红脚隼(阿穆尔隼)的繁殖几乎完全依赖鸦科的巢,如果繁殖区内鸦科数量减少,红脚隼的繁殖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说鸦科是史上最惨房东,没人有异议吧。它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却毫无办法,只能提高嗓门大声骂街。

还有更过分的呢。夏天受辱就算了,冬天鸦科也出不了气,还要气上加气。

 

我吃,你看着,图源见水印


谁才是真正的工具鸟

 

在高纬度地区,冬天十分难熬。大雪覆盖了地面,很多动物饥寒交加、冻饿而死。

但这些动物必须死,因为大自然需要他们。事实上,冬季的食肉动物十分依赖食腐,即使是强壮的狼獾、猞猁、美洲狮、黑熊、狼,都不会放过任何一次食腐的机会。

猛禽也一样。金雕、鹰雕、白尾海雕、白头海雕、赤鸢、鵟等,都爱食腐,更别提鹫类了。在冬季,金雕、白尾海雕、白头海雕的食物中有一大半都是动物尸体,对刚独立的幼鸟来说,食腐尤其重要。假如没有动物尸体,这些食肉动物很难度过冬天。

但猛禽要面对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及时快速地找到动物尸体。要知道,食腐动物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去晚了就不剩什么肉了。

可是在茫茫的大地上,上哪儿去找一只死亡的动物呢?猛禽虽然视力好,但它们每天能巡视的区域是有限的,而且对于大型猛禽来说,飞行十分消耗体力。更要命的是,这些动物尸体可能出现在密林中、白雪之下、山沟沟里,从上空飞过也未必看得见。

 

去晚了就只剩骨架,图源见水印


那怎么办呢?捡现成啊。这不是猛禽的老本行嘛。

北美洲的研究表明,猛禽十分擅长利用鸦科来找到尸体。

鸦科就跟丐帮弟兄一样,遍布大地的每个角落,有啥新发现,喊一嗓子就全都知道了,因此什么也逃不过鸦科的眼睛。大量的案例表明,只要有尸体出现,黑嘴喜鹊就会大量集群,猛禽就会紧跟着到来,例如金雕、白头海雕、毛脚鵟和红尾鵟。

此外,渡鸦也是猛禽重点关注的对象。研究人员统计发现,一旦渡鸦在尸体上空盘旋,短时间内就有猛禽前来造访。

但是如何证明是鸦科吸引了猛禽呢?好办,研究人员用鹿皮和鹿角模拟了16具鹿的尸体,然后在“尸体”周围放置渡鸦的标本并播放渡鸦的叫声,迅速就吸引了猛禽的到来。但作为对照组,没有渡鸦标本和叫声的16具“尸体”只吸引来了一只渡鸦,没有任何猛禽前来光顾。

那鸦科为啥要吸引猛禽呢?不是互为死敌吗?为啥要让猛禽来抢吃的?

有人怀疑鸦科是在利用猛禽,因为渡鸦这个物种实在是不简单。在实验室,它们能准确识别人脸,会跟人做于己有利的交易,还能牢牢记住一个月前干坏事的人并在之后做出报复行为。此外,野外的渡鸦还喜欢在同类约会时捣乱,并尽力拆散别人的美好姻缘。

所以,人们觉得渡鸦太不简单了,它们一定是另有所图。研究人员猜测,鸦科可能想利用猛禽的利喙来撕开尸体。因为鸦科缺乏力量和工具,无法撕开兽类的皮毛。面对完整的尸体,鸦科只能吃吃眼珠子,掏掏肛门。但如果吸引了猛禽的到来,它们就可以等猛禽撕开尸体后趁机大吃。

如果真是这样,那鸦科和猛禽就是互相利用,互为“工具鸟”,谁都不亏,或者说双赢。

但事实证明,我们高看鸦科了。研究人员分别放置了完整的尸体和切开的尸体,然后统计鸦科与猛禽前来造访的时间差,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别。说明啥,说明鸦科并不会有意吸引猛禽,反而是猛禽厚颜无耻地紧盯着鸦科不放,随时做好准备等着捡便宜。

如果鸦科真的想利用猛禽,那么完整尸体处的鸦科一定会卖力叫喊,猛禽也会来的又快又多;相反,在切开的尸体处,鸦科不需要猛禽帮助,因此只会闷声发财、大吃特吃,猛禽也应该来的很慢。

但事实摆在眼前,实验表明渡鸦真的不是故意引来猛禽。它们也很无语。


 

渡鸦能怎么办?图源见水印


当猛禽到来以后,就开始大快朵颐,根本不理睬周围的鸦科。鸦科十分愤怒,这可是我们的死敌啊,不但吃我们的肉,还抢我们的房子,这会儿又来抢我们发现的食物,真的是厚颜无耻。但它们打又打不过,只能一边聒噪一边伺机拉扯猛禽的羽毛。有用吗?没用,猛禽该吃吃,该喝喝,实在嫌烦就回头摆个架势,吓得鸦科到处乱蹿。


你们吵着我吃饭了!图源见水印


也就是说,在这场冬日盛宴中,猛禽不出一点力,就能轻松吃到饱。而鸦科辛辛苦苦四处寻觅,却只能吃猛禽剩下的残羹冷炙。

真的,鸦科太惨了,就不能卖个乖,装作故意吸引猛禽吗?反正结果也没差别,还能在人类那里留个“聪明”的好名声。现在倒好,鸦科成了彻彻底底的工具鸟了。

但换个角度想,猛禽吃鸦科的肉、抢鸦科的房子,这样的血海深仇实在是不能忍。聪明的鸦科绝不会为了吃一口肉就去和死敌合作。

这简直就是鸟中王境泽啊,太有骨气了:“我王渡鸦就是饿死,死外面,从这跳下去,也不会和你们这群流氓同流合污!!!”

“啊,剩饭真香”。

 

偷吃一口,太令人心酸了,图源见水印



总结

 

在动物界,跨物种的交流十分正常,很多动物可以准确理解其它种类的声音、动作等信号的含义。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报警声,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在专性食腐猛禽中,找寻食物的关键就是留意其它鸟的动向。只要看到有其它鹫盘旋、聚集,就代表有食物。这样建立起来的高效信息网络,对于食腐猛禽的野外生存至关重要。

那么扩大范围,广义的食腐猛禽之间会不会互相交流呢?会。

所有的食腐动物之间会不会相互交流呢?必然也会。

 

食腐动物大聚会,图源见水印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

2018年12月30日,我和几个朋友在四川唐家河。中午,我们在开车的时候看到有两只秃鹫和一只金雕在公路上方盘旋,飞得很低,久久不愿离去。观察了一会儿,并没有什么后续,我们就继续开车。没走多远,经过个转角,有两只乌鸦从路边的排水沟中起飞,边飞边叫。


左秃鹫右金雕


我们已经猜到了什么,下车查看,果然沟里有个小麂的尸体,尸体比较完整,只有臀部和腹部被取食,而且切割痕迹比较整齐。再加上尸体有掩埋的迹象,猜测是金猫所为。至于是被捕杀还是被车撞,没有细究。



但很明显,金雕和秃鹫就是奔着这具尸体而来。不过我很确定,它们在空中绝对看不到尸体,因为排水沟紧挨着山,上面还长满了树。也就是说,是乌鸦暴露了尸体的位置。金雕和秃鹫正是通过这两只乌鸦找到了尸体。

这个案例也能说明主题,世界各地的猛禽都在压榨、利用鸦科。而且我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车辆的打扰,金雕和秃鹫会毫不犹豫地落下来进食,至于乌鸦,哪儿来就哪儿去。

所以谁才是真正的流氓?想必各位心里也早有答案。

 

不过这个故事还没结束。12月30日这天晚上,我们开车经过的时候,一只豹猫从尸体处逃离现场。心里有点失落,金猫也许想多了。



豹猫吃鼹鼠


但到了12月31日早晨,尸体突然被掩埋的很好,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这是一只吃老鼠的豹猫的所作所为?我不信。

 


12月31日晚,我们经过的时候,尸体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了,而且被进食大半。切割痕迹依旧十分整齐,应该是中大型食肉动物所为。但鉴于对岸有四只黄喉貂出没,无法得知谁是真凶。你说是水獭干的我也信。

 


1月1日早晨,尸体已经吃的很干净了。

 


但直到现在,我仍未知道是谁吃掉了这只不幸的小麂。


鸦科与猛禽:不共戴天的永世仇敌

https://ningbocat.cn/post/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