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8-04/26/content_1106461.htm?div=-1
秃鹙
张海华/文 张可航/手绘
2016年,我刚开始试图了解《诗经》鸟类的时候,曾写过几篇文章,后来才知道,文中有的地方闹了笑话,最明显的误判是,对于诗中“有鹙(音同“秋”)在梁”中的“鹙”,想当然地认为是苍鹭,实际上完全错了。
产生误判的原因,一是读书不多,根据一些《诗经》注本上引述的关于鹙的描述,如“水鸟之大者”、“其状如鹤”、“青苍色”、“好啖鱼”等,这些特征确实和个子高挑的鹭科鸟类苍鹭非常像;二是我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关于鹙的“头颈无毛”之类的描述,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大型水鸟中“头颈无毛”的几乎没有,因此压根儿没有往秃鹳这个方向去想。
但实际上,近年出版的一些关于《诗经》名物研究的书,早已明确指出,鹙,即秃鹙,就是大秃鹳或秃鹳,可惜在中国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
一首独特的“弃妇诗”
《小雅·白华》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诗,主旨清楚,但具体表达方式上颇有扑朔迷离之处。全诗如下: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这是《诗经》中的又一首所谓“弃妇诗”。诗的作者,有的说是申后,有的说是他人代申后而作,总之反应的是申后被弃后的心声。申后是谁?她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王后——准确地说,是“前任王后”。周幽王先娶申女为后,后来因宠幸褒姒而黜申后,并立褒姒为后。关于周幽王与褒姒,最有名的是这两人“烽火戏诸侯”的荒唐行径——尽管现代学者通常认为这不大可能。
当然,我们这里关注的不是“烽火戏诸侯”真实与否,而是这首诗的表达方式。全诗共八章,每章四句,前两句都用比兴。第一章,以“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起兴,表面意思是说,“芦芒开了白花,用白茅将它捆束起来呀”,实际上这里是以白茅束芦芒,暗喻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此处可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照),因此下文接着叹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之子”就是指夫君周幽王,意即“你疏远了我,让我好孤独”。此后七章,表达方式大同小异,如以“英英白云,露彼菅茅”、“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是以连雨露、河水都能滋润草木、稻田,来暗指丈夫恩泽不均。而“樵彼桑薪,卬烘于煁”,就有点难解,“卬(音同“昂”)”是女子自称,“煁(音同“神”)”指越冬烘火之行灶,是无釜之灶。朱熹说:“桑薪宜以烹饪而但为燎烛,以比嫡后之尊而反见卑贱也。”这是其中一种说法,其他还有,兹不详述。对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的用意,历来也有不同的解释。最后一章,以“有扁斯石,履之卑兮”起兴,“扁石”是指乘马时的垫脚之石,通常认为,这是以被踩于脚下的石头的低下地位暗指申后被黜之后的命运。因此,诗的最后两句,再次恨恨地说“之子之远”,而且对“我”的伤害是更深了,诗一开始是“俾我独兮”,而最后是“俾我疧兮”,疧(音同“奇”),意谓因忧愁而生病。
“贪恶”之鹙占鱼梁
当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第六与第七两章,两章都以水鸟起兴:“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这里,鹤与鸳鸯,古今同名,很好理解。那么,鹙是什么?《毛传》:“鹙,秃鹙也。”《郑笺》:“鹙也,鹤也,皆以鱼为美食者也。鹙之性贪恶而今在梁,鹤洁白而反在林。兴王养褒姒而馁申后,近恶而远善。”郑玄的此条笺注得到广泛认同,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鹙与鹤,作为大型涉禽,都喜欢吃鱼,如今,丑陋贪恶的秃鹙占据了鱼梁(拦鱼的水坝),而洁白高贵的鹤反而被放逐在树林,远离湿地,无鱼可吃。显然,这里是以秃鹙暗指褒姒,而以白鹤指申后。顺便说一句,后世常画的“松鹤延年”之类的图画,说鹤栖息在山林中,则完全是违反自然的。
关于秃鹙是什么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之最详:
“秃鹙,水鸟之大者也。出南方有大湖泊处。其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六七尺,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其顶皮方二寸许,红色如鹤顶。其喙深黄色而扁直,长尺余。其嗦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其足爪如鸡,黑色。性极贪恶,能与人斗,好啖鱼蛇及鸟雏。诗云‘有鹙在梁’,即此。”
这里将秃鹙的栖息环境、具体形貌、生活习性等描述得极为细致,按照这个描述,那么所谓秃鹙只可能是一种鸟,即大秃鹳(拉丁文学名:Leptoptilos dubius,英文名:Greater Adjutant)是鹳科秃鹳属的鸟类。《诗经动物释诂》(中华书局,2005年版)亦认为秃鹙即大秃鹳,并称:“大秃鹳,现在已在我国绝迹,目前仅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大秃鹳在我国灭绝的原因,是自古以来认为此鸟是一种不吉祥鸟,头颈无毛,颈前有红色喉囊,形色较丑,还喜欢吃动物尸体,因此大加猎杀,唐代甚至将猎杀大秃鹳作为官府向民众征收的一种赋税,促使大秃鹳的灭绝。”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张2015年的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这张照片所拍摄的场景,就是成群的大秃鹳——这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鹳科物种——聚集在印度古瓦哈提市的垃圾山上觅食腐肉。它们之所以在垃圾堆中,主要是因为周围的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大秃鹳在国内绝灭已久,不过还有一种与大秃鹳非常相似但个体较小的同属鸟类,即秃鹳(拉丁文学名:Leptoptilos javanicus,英文名:Lesser Adjutant),则至少在几十年前在中国境内还有踪迹。《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称:“秃鹳过去在海南岛、江西、云南及四川均有记录。……现于中国可能已绝迹或濒临绝迹。”大秃鹳与秃鹳最直观的区别,除了体型大小不同,还在于大秃鹳的颈下悬着一个很大的喉囊。
从《诗经》原文及《毛传》等古籍关于鹙的最早表述来看,秃鹙未必一定指大秃鹳,秃鹳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日本人冈元凤所纂辑的《毛诗品物图考》一书,在解释“有鹙在梁”时,就是将鹙画成了一只秃鹳。
奈何貌丑成罪名
在现代,秃鹳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热带区域,而在距今两三千年前的古代,曾有较长时间的温暖期,中原地带曾有犀牛、大象等热带动物,因此当时有秃鹳分布,也毫不奇怪。可叹的是,由于秃鹳头部与脖子均无毛,有时吃腐肉,因此一直被称为“贪恶”之鸟,而遭人嫌弃。这真的是太冤枉秃鹙了,其实,跟猛禽秃鹫一样,它们也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对于生态环境十分有益。
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秃鹳在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带还时常可见。不过,每当它们出现的时候,都被当成了凶兆。《晋书·五行志》记载: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魏文帝黄初三年,又集洛阳芳林园池。七年,又集。其夏,文帝崩。景初末,又集芳林园池。已前再至,辄有大丧,帝恶之。其年,明帝崩。”
按照这里的说法,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人死之前,都有秃鹙出现在皇宫或皇家园林中,暗示秃鹙乃不吉之鸟,与帝王的死亡有种神秘的联系。现在看来,这种所谓“神秘联系”实乃无稽之谈,但令人叹息的是,由于人为猎杀及栖息地破坏等多种原因,秃鹙这类大型水鸟在中国或许真的已经灭绝了。
目前有1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