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分类为哪般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文章提出了对原有鸟种的新分类建议。科学家们通过将形态学、声学与遗传学分析等手段相结合,对物种进行分类的方法越来越普遍。例如,2020年《IBIS》期刊发表的朱冰润博士及其合作者撰写的一篇论文,就是测量了形态学指标并分析了线粒体DNA,证实了在迁徙期主要经过我国天津和河北沿海地区的黑尾塍鹬是一个先前未被描述的新亚种——Limosa limosa bohaii(黑尾塍鹬渤海亚种)

 

13.jpg

图中大多数是黑尾塍鹬渤海亚种,比东方亚种(红色箭头所指)的体型更大 | 拍摄:梁嘉善

 

科学家们究竟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去给原来的鸟种重新分类呢?莫非是想满足自己的“私心”以便“躺新”吗?

 

14.jpg

 

科学家们当然是有“科学”的考量的!

 

鸟种的分类,看似只是一个“重写家谱”的理论游戏,实际上却是切实地关系到物种保护行动的重要问题。

 

我们来举个人们熟知的“娃娃鱼”——大鲵的栗子。

 

15.jpg

“娃娃鱼” | 图源:Petr Hamerník / Wikipedia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大鲵的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了80%,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这个单一物种,国内许多地方通过放流人工养殖的大鲵以增加其野生种群。然而,自2018年以来,多个研究小组分别证实了“大鲵”或许并非一个物种,而是至少五个独立物种。因此,此前的增殖放流行为直接导致了实际上属于不同物种的“大鲵”个体被“安排”到同一片区域生活,人为地增加了不同大鲵的种间杂交和基因交流。这样一来,人们不仅没能有效地保护野生的大鲵物种和种群,反而对野生大鲵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这个例子说明,在当前强调以物种为单位的保护行动中,明确保护对象的分类地位,是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应保护工作的前提。错将多个物种当成同一个物种进行保护,会对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均产生巨大的影响。

 

16.jpg

 

换成人话就是,科学家们熬夜、秃头、肝论文,显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在努力探索求真,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为科研和保护工作者加油鼓劲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527313398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