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从医75年,护住了16000个患者的肝脏和生命。



02

乱世


一个行内都知道的细节:


吴老身高只有1米62,上手术台,总要垫一个小凳子。


因为不够高,于是选科室时,总有人开玩笑要他去选儿科。


对此他从来很认真,非要怼回去,“我非干外科不可”


吴孟超一生执拗。


他也的确,有一双天生要干外科的手。


出生福建闽清小渔村,当时时局动荡,沿海地区的苦人家时兴下南洋,吴孟超的父亲也不例外,前往马来西亚捞金。5岁时,母亲就带着小吴也跟了过去。


不曾想,南洋也不好过。


一家人卖过米粉,后为生计,父亲买下几亩橡胶园。吴孟超就一边上着华侨学校,一边帮家里割橡胶。


10岁的小吴,一天日常如下:


凌晨一点多被父亲叫醒,吃完东西便戴着顶灯,背着小竹篓,攥一柄橡胶刀就往森林一样的橡胶园去割胶。


林里黑漆漆的,没鞋子穿,草刺得脚疼。


但割胶的手,必须又快又轻



20210524084553687.gif




快,是要在太阳出来前,热气把胶凝固前,多割一些赚钱。


轻,是不能割到树上的水线,割断,树就不出胶了。


小小年纪,吴孟超已经每天在做着细致的“手术”。


正是贪玩的年纪,吴孟超睡不够、营养没跟上,不长个子,手上还落满了厚茧。


这样的日子,吴孟超回忆起来也没叫过苦。


他不怕苦,就怕憋屈。


后来日本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初中班长的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想要回国抗日。


说走就走。


从诗巫坐船到吉隆坡办手续,去新加坡办签证,再从西贡入境昆明,一个月的路途,他忍了。


西贡进昆明,外国人入境签字就好,可他一个黄种人,却被要求按手印,他又忍。


好不容易回国,第一晚被偷个精光,去公安局报案,反被指责不小心。他再忍。


不是他脾气好。


而是那时吴孟超心里就琢磨着一件事——救国,无论方法如何。


战火年代,出行处处被掣肘,前线是去不成了。


留下来读书吧。


昆明考学,他辗转上了同济的高二。因为女朋友想学医,加上女朋友家里资助,他俩就一起学医了。


21岁,他和女朋友(也是之后的妻子)双双被录取,成为医学院前期学生。1949年,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外科军医。


似乎很顺利?


进了单位,有了编制,对一个乱世中的贫家少年,大好前程吧。


可他不满足,因为这不算救国。


开刀匠固然好,可怎么做能更好,救更多国人?


导师裘法祖言传身教。


裘原本并不被他导师看中,可后来,导师不得不刮目相看。


为啥?


他非常笃定地说——


我不浪费时间。


外科上都是实践的问题

有什么问题看书

做实验


20210524084553524.jpg

20210524084553524.jpg


吴老的那些成就,坦白说跟天赋没什么关系。


只靠一个字,干。


在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时,他总不肯退。


2019年,97岁高龄才从院士退下来。


因常年手术,脚趾不能常年并拢。


再仔细看他的右手,食指第一节关节是朝外翻,使得食指像个钩子,不适合签字吃饭。



20210524084553687.gif




可那是握手术钳最平稳的姿势。


一辈子连肌肉的记忆都是:这是一个医生的身体。


退休是不可能退休的。



20210524084553524.jpg




退下一线后,他依然坚持每天去门诊,每周保持2台2个小时的手术。


在有次采访里,他聊到10年前的事儿时,还不自觉地说“年轻那会儿”。


年轻那会儿是多年轻?


——80岁。


体力和年纪,挡不住他想要解决一台手术的决心。


“心态平衡,手脚常动,脑子常用,管住嘴巴,定期查体。”


这是他记得滚瓜烂熟的二十个字。


不是什么鸡血,也不是什么成功秘诀。


而是一股劲儿。


做到这二十个字,只要体力允许。


就能救一个,再多救一个。



03

冷漠


对病快准狠,对人慢拙仁。


这是吴老的行医准则。


作为医生,吴孟超不爱笑,特别对自己的学生。


可在患者面前,他温柔得不行——


每次问诊,确保半小时一位;


接触患者身体前,必会先让自己手的温度变热……



20210524084553687.gif




吴孟超的关切,不仅在那些绝症、大病。


更关照到每个普通人的小难处


不止看人的病,还看得到病的人。



2005年吴孟超拿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头派人来考核,要接待领导,就得取消手术。他坚持不取消,因为患者是个家境不太好的农民,多耽误一天,就要多交一天的住院费。


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得清楚,就不让他们再检查;如果B超就够用,就不建议他们做更贵的ct或核磁共振。

把病治好,让患者和家人舒心,再收自己该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