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8-01/11/content_1091759.htm?div=-1
刺猬
我小时候,虽然一向成绩不错,但有个缺点,就是爱睡懒觉,为此还出过一次洋相——有一天,本来是加入少先队的日子,可要命的是,那天早上我又迟到了。于是,我眼睁睁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戴上了红领巾,唯有我一个人被老师批评,“暂缓”成为少先队员。成年后,依旧觉得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似乎超过常人,尤其天冷的时候,更是“冬眠不觉晓”……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扯远了,其实是因为,某个冬日的早上,我在被窝里突然想:在宁波,除了蛙、蛇等两栖爬行动物,还有什么动物是冬眠的?
想到了刺猬,因为我从未在冬天见过它们。
张海华 文/摄
爱打呼噜的小兽
“生在田野中,昼藏夜里行。背了一身刺,遇敌呈球形。”打一物。太简单了,谁都知道谜底是刺猬。
唐末,有位名叫李贞白的诗人,写过一首《咏刺猬》。这首短诗也很像谜语的谜面:“行似针毡动,卧若栗球圆。莫欺如此大,谁敢便行拳。”
我自幼在乡下长大,常见到刺猬。当年,我家院子里有一小块地,种着少量蔬菜,旁边还有个柴垛。有一次,大人就在柴垛旁发现了一只小刺猬,抓来给我们玩。这家伙应该出生没太久,比孩子的拳头大不了多少,体色偏白,不像成年的刺猬那样为棕色。后来,我甚至还养过刺猬,但没养活,它很快死了。印象中,刺猬的“体味”有点重,比较难闻。
不过,尽管常看到刺猬,但除了知道这小家伙浑身长刺之外,我以前对它的了解还真不多。至少,原先我是不敢信心十足地说知晓刺猬的冬眠习性。我本来想,刺猬是一种小野兽,是哺乳动物呀,通常哺乳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直到最近查资料,才知道刺猬还真会冬眠——在宁波,会冬眠的哺乳动物还包括蝙蝠。而且,还顺便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异温动物。异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介乎变温动物(俗称“冷血动物”)和恒温动物之间:在活动期,采用恒温动物的调节机制,能将体温保持在合适水平;在冬眠期,可将体温降低,使之仅比环境温度略高一点。
翻专业书籍《中国兽类野外手册》才知道,在宁波有分布的刺猬,其规范的中文名其实应该叫“东北刺猬”(拉丁学名为Erinaceus amurensis)。这种刺猬是中国最常见的刺猬,从东北一直到长江中下游,均有分布。它们的栖息环境多样,从湿地到山区,从乡野到城市,都可以安家。东北刺猬通常于10月进入蛰伏期,次年春天苏醒。
刺猬性格孤僻,胆小易惊,黄昏后比较活跃,白天躲在隐蔽处休息。有趣的是,刺猬睡觉时喜欢打呼噜,和人相似。我看到有个网友说:“刚才在院子里,我听见好像小猫叫的声音,用手机照着找了找,原来是个大刺猬,在拖把旁边睡觉呢……”
夜遇刺儿球
近几年,我经常到野外夜拍蛙、蛇等两栖爬行动物,路上常会碰到刺猬,有时是在溪流边,有时在高山上。有一年夏天,我和朋友多次去横街镇的四明山区夜拍,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竹林中,居然每次去都会碰到刺猬。
我戴着头灯,拿着手电,趴下身来,观察一两米外的刺猬。刺猬是有尾巴的,但很短,在野外几乎看不到。它的脚也很短,行走时几乎看不清。刺猬的眼睛细小如豆,给人以鼠目寸光的感觉,不过它的鼻子倒是挺长,尖尖的——从这一特征可以知道,刺猬嗅觉灵敏。因此,如果光看脸部的话,你会觉得它像一只鬼鬼祟祟的老鼠。
只要轻轻一碰,这家伙立即缩作一团,变成一个土黄色的刺儿球。细看的话,会发现刺猬的棘刺有两种颜色:少数为白色,多数为棕色。其棘刺主要分布在头顶、背部、体侧与尾部,腹部与脸部没有刺。人只要走开几分钟,刺猬觉得没危险了,便会慢慢舒展身体,探出头来,继续行走觅食。
俗话说:“狗逮耗子,多管闲事。”我没见过狗抓老鼠,但亲眼看到狗啃刺猬。我的朋友老蔡,家住鄞州东吴镇的山脚。有一个夏夜我去拜访他时,老远看到一只黄狗在其家门口追逐一个圆圆的东西。走近了才看清,狗在抓刺猬。老蔡说,他家附近刺猬很多,狗一到晚上就兴奋,到处在附近菜地里找刺猬。
当晚,这狗又抓到一只刺猬。尽管可怜的刺猬缩紧身子全力防卫,但黄狗依旧不依不饶,先是用前爪翻动刺猬,试图让它肚皮朝天,最后干脆直接咬。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老蔡跟我说:这只狗很淘气,你看,它脸上有伤疤,就是抓刺猬弄伤的,但还是乐此不疲。狗其实不会吃刺猬,就是拿这刺儿球当皮球玩。
有一次夜拍,我注意到刺猬的尾部的刺上插着一只白色的小蘑菇。当时,我就想到了在童话书里看到过的描述,说刺猬爱吃瓜果,它会利用满身的棘刺,将五颜六色的番茄、苹果、黄瓜等背回家。小时候,我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才知道,这些描述毫无根据,完全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虚构。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上说,东北刺猬“挖食地栖的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苍蝇的幼虫”。刺猬食性很杂,主要以各种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捕食蛙类、蜥蜴等,饿极了的时候,甚至也会跟蛇干一架。不过,瓜果等食品,极少出现在它的食谱上。它的刺只是用来自卫的,并不会被用来收集和运输水果。
须如猬毛磔
我曾受邀到一所小学上自然课,当时特意跟孩子们提到了“刺猬是否会用刺运送瓜果”的问题,很多孩子说,他们在书上看到,刺猬会这么做。哎,当时我就想,那些不注重实际观察、光靠“合理想象”编造出来的童话书真是误人子弟!我年少时是这样,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还是这样!
当然,如今好的绘本也有。有一本由英国人写的名为《小刺猬的麻烦》的绘本,里面的故事就是讲: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恰好落在准备冬眠的刺猬身上,这下小刺猬就很心烦,因为它如果摆脱不了苹果就钻不进洞里去了!这个故事很合理:鲜美的苹果不是刺猬的美餐,而是它背负的麻烦。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录了一些古人对于刺猬的描述,其中也有很离奇的说法:“(刺猬)能跳入虎耳中,而见鹊便自仰腹受啄,物相制如此。”刺猬能制服老虎,但一见鹊(如喜鹊、红嘴蓝鹊等鸦科鸟类,生性凶猛)居然自动“仰腹受啄”,哪有这种事!
倒是古诗文中对于刺猬的描述准确一些。有个词叫做“猬集”,用来比喻事情(通常指不好的事)繁多,且在时间段上也出现得比较集中——就像刺猬的硬刺那样集聚在一起。《唐诗三百首》里有一首李颀的《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中“须如猬毛磔”,就是形容猛士的胡须如刺猬的刺一般密集而且尖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张飞的形象。磔(音同“折”),有车裂(古时一种酷刑)的意思,这里是“张开”之意。
类似用法的古诗还有一些,如:“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唐·刘湾《云南曲》)“倚西风、胡尘涨野,隐忧如猬。”(宋·魏了翁《贺新郎·家住峨山趾》)这里的“猬”,就是“多”的意思,跟“猬集”差不多。
而杜甫《前苦寒行·其一》诗中的“猬”字,用的是其本义。诗的前两句云:“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天气太冷,牛羊都如刺猬一般缩作一团了。
说了这么多,对于这个常见的“刺儿球”,我还是觉得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如:刺猬到底是怎么冬眠的?繁殖期又是怎么求偶、带娃的?……真的很好奇。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