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如果对比春秋时期与现在的海岸线,我们会发现杭嘉湖平原在春秋时的面积甚至要大于现在,也就是说经过2000多年的冲积,杭州湾北岸的土地反而减少了。这并不代表杭州湾的面积有多大变化,因为南面宁绍平原面积反过来有所增长了。一进一出,造成了整个杭州湾向北移动的感觉。

1.jpg

杭州湾之所以在历史中一直保持喇叭口的形态,应该说是在长江与浙闽丘陵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长江的泥沙不断向东南方向淤积形成现在长江三角洲的雏形,并与浙闽丘陵包夹而成杭州湾之后,泥沙再想在沉积下来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这主要是因为杭州湾东宽西窄的喇叭形构造,使得海水潮汐的力度被放大了。这些奔涌的潮水除了在涨潮时形成壮观的“钱塘潮”以外,在退潮时也同样会破坏湾底泥沙的稳定结构,使之无法淤积成陆。

非旦如此,潮水也会对杭州湾两岸(特别是北岸)已经固定住的滩涂造成影响。杭嘉湖平原以及宁绍平原中的“绍兴——三北”两大平原,由于位处喇叭口的内侧,受害力度也是最大的,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造成陆地崩坍现象,杭嘉湖平原的北退就是最明显的变化。

1.jpg

对于这种不稳定的状况,古人当然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海水水位低的时候,构筑堤坝以防止海水的再一次入侵(古人称这种防潮堤为“海塘”)。这种类似于荷兰人围湖造田的工程最早开始于宋帝国迁都杭州之后。帝国政治中心的南迁,使得工程能够得到足够人力、物资支持。由于杭州湾两岸的平原在南宋以后,日益成为帝国的经济重心,因此杭州湾的地理结构在人力的干预下也日趋稳定了。

实际上,如果钱塘江的水量和输沙量足够大的话,杭州湾应该早就被填平了。只可惜它的水量即不足以将海水挤出杭州湾,输沙量也不足够顶住海水退潮时的力量,所以也就只能以钱塘潮的壮丽举世罕见来聊以自慰了。

发张《钱塘江口——杭州湾历史变迁图》给大家参考一下。住在杭州湾两侧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家在历史的某一时期是在水里,还是在陆上。其他地区的朋友从中大致看个变迁方向就可以了。

1.jpg

杭州湾的不稳定状态对于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南部的宁绍平原都有很大影响。相比而言,南北纵深较小的宁绍平原所受的影响会更大。对于受到海侵困扰的土地,即使是海退之后露出陆地,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用于耕种的。首先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河流冲刷,让土地的盐碱度降低。不过如果想靠河流将那些滩涂自然改变成耕地,需要更长的时间。

当越人在浙闽丘陵北沿立国时,他们所面对的宁绍平原其实还是一片湿地(北部还是浅海)。如果不想办法将水排干,越人除了能在里面打些鱼以外,并不能够收获到粮食。对于当时的越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治理水患的经验。这并非说浙闽丘陵里的那些河流就不会出现洪灾,只是越人会将居住地建在高地上,以避免受到水患的困扰。因此尽管越人很早就有机会进入宁绍平原,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越人的主体还是选择在浙闽丘陵徘徊。

如果说宁绍平原当时因为海侵的原因,阻止了越人的北迁,那么太湖平原的情况应该要好些了。由于太湖平原的体量较大,最起码太湖周边地区,应该不会再受到海水的困扰了。不过我们在之前对太湖的情况也分析过了,太湖之水在寻找入海通道的过程中,实际上同样让周边的平原处在不稳定状态。因此早期迁居其上的部族,都比较分散,且力量薄弱。这种情况直到公元前11世纪,吴人到来之后才有所改观。

尽管吴人后来的基本构成,应该还是以先期从浙闽丘陵上零星渗入的越人为主。但他们最初的来源应该还是来自于江淮地区的东夷部族(这在太伯奔吴的传说中也可看出)。从安徽境内穿越江淮丘陵后渡江进入江东地区,是吴国先人最有可能选择的路线。而大禹治水对于淮河流域的这些“夷”族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这些在江淮平原已经掌握了平原治水技术部族,在东渡长江之后,逐渐对太湖的水道进行了疏通,将那些对于越人来说,只能打渔的湿地变为了大片的耕地。并最终以“吴国”的形象,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可以参考一下伍子胥奔吴的路线)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