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月 奇瑞第50万辆汽车下线

 

2007年08月 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

 

2009年02月 奇瑞S18电动车下线

 

一。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0) [碎片与记录] 于:2007-04-11 1542

今天家里领导不在,得到一点自由。写两则小故事,供大家一乐。

这些天奇瑞是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那我就写点跟奇瑞相关的故事吧。

和奇瑞接触得比较早。那是03年下半年。当时我还在北京,和一位前辈老师从某部委接到一份委托,于是我们就开始半年时间全国到处跑的一段历程(别想歪了,经费只有5万块)。那一切,都是04年上半年那场大辩论的前奏。很感谢我的前辈老师,在后来的大辩论中,他承受了所有的压力。当然,也让社会认识到了他的价值。

03年的奇瑞,还属于"上汽奇瑞",因为为了轿车生产目录的关系,奇瑞无偿划拨了20%的股份给上汽,原则是"不参与管理、不分红、不负担风险"。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这几条中,上汽更为坚持,原因是奇瑞当时还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企业,旗下只有"风云"一款车在卖。所以上汽除了不得已卖别人一个面子之外,巴不得跟这家小企业划清关系。

后来这20%划了回来,按下不表。

03年的奇瑞,还"土"得很,不过总算是有了地,有了房子,已经不是初创时的一个大草棚了。但人还是"土"劲十足。也难怪,合资企业的薪水高,工作体面,要不是发狠要做点事情的"土人",谁愿意到这个地方来呢。当时管生产线的各个干将,主要是尹同耀从一汽拉过来曾经一起在大众受训啃鸡爪的兄弟(别说裙带关系啊,别人都不来哪;03年我在一汽走访的时候,大家还都在嘲笑这个徒弟企业呢),而做设计的,尹同耀又半骗半抢把自己的几个同班同学弄来了,他们都是卡车厂、改装车厂蹲着的。其中大G几年后还一直开玩笑说自己纯粹是被老同学骗来做这份吃力不讨好折寿的活儿。(而后来做销售的李峰是最晚来的一个尹的同学,他把金的位置给挤掉了;大家别说用人唯亲啊,金也是尹同耀的同学。哇,这么多同学、老同事啊,这个企业还了得?!嗯,如果看官知道奇瑞早些年的艰苦岁月就知道了。没日没夜干活没几块钱工资只有盒饭吃,这样吃苦没乐享的工作,是没有办法在市场上招到所谓的"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早年做设计的,还有一支队伍就是从二汽愤然出走的一个团队,他们是爱丽舍等车型国产改型的主力军,但二汽在销售过程中为了宣扬"法兰西血统",硬是说这活儿是老外干的,这群弟兄一气之下就撕工资本不干了。剩下的,就是后续培养起来的新兵了,例如QQ的项目总负责,就是一个99年刚毕业的硕士生。这一批人,我们把他们称作是奇瑞的"土八路",以与后来奇瑞成名后进来的几十个海归们区分开来(空降兵);因此,他们很快也都自称"土八路"了。

话说回去,03年下半年,北京来了两个人说要看看、谈谈,也不知道是做些啥,也不知道该谈些啥。那一次的接触,是原始而质朴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L,谈完带着我们看厂房的时候,路过还在挖大坑的汽研院的工地。突然就忘了身边还有两客人,吧啦吧啦就往那边跑,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半天才反应过来他不是一个人来的。

后来我们就和奇瑞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我们都会到奇瑞去一趟两趟(嗯,今年会在6月份过去)。可以说,做为一个观察者和朋友,我们经历了03年之后奇瑞所有的成功与挫折。我们看着他们如何在产量和车型上进行突破,也看到东方之子最初的失败;看到高速发展期这家企业的"疯狂",也看到后来的战略调整;看到企业迫切地要在人员和管理上"国际接轨"而产生巨大的内部矛盾,也看到付出很大代价后双方逐步融合;看到竞争对手怎样通过政治和媒体手段打压这家新生的企业,也看到奇瑞如何从一个野孩子最后得到最高领导的信任与喜爱。当然,也必须得承认,在某些事情上,也许我们已经不是纯粹的旁观者了。

奇瑞的故事很多,好的坏的。如果有一张桌子,一壶茶,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好的比如说插着管子工作的工程师,高管们以身作则不要命的试车,高度竞争的企业内部文化,小工程师的快速成长等等。坏的比如土里土气的企业宣传、政府公关;海归与土八路一度无法调和的矛盾;在协调会上嚎啕大哭的工程师们等等。这些故事讲出来太夸张、太煽情,这个时代和社会已经不相信英雄人物了。但实际上,那些看似不可能、那些我们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都是由英雄人物来完成的。

我尝试地去写一些人性化的小故事,这样看起来貌似更可信,也让大家可以从细处了解一个企业。这是个很长的坑,意思是说在年底我完成博士论文之前可能很长时间才能来填一篇。.

我得承认我自己有偏见:我很喜爱奇瑞这个团队,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其他国内企业汽车的团队。而是这些年里,与奇瑞的接触出乎寻常地多;我与它结缘要早于这个企业目前80-90%的员工。奇瑞的成长,在政策思维上,在理论上,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我如同看待自己的一个最亲密的朋友一样渴望看到它的成功。

但我拒绝所有对于我个人的猜测与脏水。我不是具体某一家企业的托,我没有拿过奇瑞哪怕一分钱;实际上,目前某人还根本不会开车。车模倒是有了好多个(不是两条腿那种),饭是吃过很不少顿。然而按照中国企业的传统,在走访企业所受赠的纪念品中,奇瑞的是最不值钱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家企业的喜爱。

今天就讲第一则我所知道的工业故事,就讲奇瑞的精神领袖詹夏来的两个小故事。

詹夏来故事两则

詹夏来是目前的芜湖市市委书记,安徽省省委常委,早年奇瑞的董事长。从詹夏来还是芜湖市书记秘书时候开始,他就是后来产生奇瑞这个企业的工程项目的负责人。

2004-2005年前后,一些人士精心炮制了"红顶商人"事件,用意明显,一方面打击东方之子的销量【当年(04还是05我得查了)两会订购的600辆东方之子在压力下全部退货;东方之子无法进入政府用车序列,以致最后产品定位彻底失败,反而只在小商贩和暴发户中有市场(B级车)】;另一方面就是要把詹夏来拉下马来。中央派了两拨审计下来,对詹进行了严格的审计工作。结果是詹夏来同志干干净净,因祸得福(芜湖市市委书记当省委常委)。但最终还是不得已辞去董事长一职,尹同耀含泪接任。

看官要说了,你说"尹同耀含泪接任"是不是革命浪漫主义啊。非也,要是在奇瑞你随便找人问,最招人恨的是谁?答案肯定是"詹夏来"。那么,最受尊敬的是谁?答案还是"詹夏来"。奇瑞上上下下人口中的"詹书记"是奇瑞人的精神领袖,可谓是奇瑞的"教父"。虽然这两年企业越做越好,已经步入正轨;专业人士用得也越来越多,美国三大汽车厂的资深工程师;日本几大汽车厂追着撵着要雇的人才,吧啦吧啦都投身奇瑞门下了。詹书记也离奇瑞越来越远,但这并不能使奇瑞人对詹书记的尊敬少几分。

这么厉害的人,肯定是知识分子吧?哈哈,非也。詹夏来受过的正规教育不多,五短身材,憨厚的脸庞,是党培养出来的红色干部,但是自学能力颇强,自学精神更强,下面我们会讲到。但最重要的是,詹夏来在逆境之中是一个具有决断力的人,同时个人吃苦在前,身先士卒;从90年代奇瑞发展起来最困难的那些年月里,是这个"詹疯子"带着大家猛冲猛打,最终冲了过来。而其实,詹夏来对奇瑞有几不原则,不拿工资、不占任何股份、没任何亲属任职,就是光有责任没物质收益的那种。因此说詹是"教父"而不是"帮主"。

詹脾气容易激动,对自己信任的下属经常批评责骂(骂娘)。有人开玩笑说,詹书记是一个危险品,50米内不能有易燃易爆品接近,否则会爆炸。但是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受他批评(其实是责骂啦)最多的人;被骂的时候个个人都哭丧着脸,但事后没事了,每个人又都兴高采烈。

这么说来,书记还颇有那么点个人魅力呢。

(1) 詹大工程师

去年奇瑞产的SUV瑞虎拿了一个国内市场SUV的销量第二(12月冲到了第一)。我们就说说这款车设计中的一个趣事。

瑞虎在造型室的时候,后座车窗的设计一直定不下来。两派设计师各有各的道理,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争执不下。说白了,就是理念不同,无论如何分不出高低来。大家吵吵嚷嚷,谁都觉得自己设计出来的产品是最好的,眼看争来争去就要拖了下来。

詹夏来和其他七个负责人蹲在造型室角落里吃盒饭,眼睛盯着那两拨吵来吵去的年轻人。吃完,把饭盒一放,拨开众人,用手在油泥模型上一比划:"后车窗下沿开到这里!!!"

两拨人没话说了,老大说话了。其实詹夏来在汽车这个领域里,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学生的水平;但是谁让人家是老大呢。得,有结论了,快把坐标定下来吧。不过詹夏来一转身,老大刚才那手比划到底是高了一点还是低了一点,两拨人还是吵了10多分钟才最终定了下来。

这是早年奇瑞发展初期特定阶段的一种压力:詹夏来的想法很质朴,面对国内合资厂以及进口车的强大压力,单车型或者少车型对于奇瑞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适当地拉宽产品线,免得被对手一个价格调整就打死了。所以奇瑞必须得加快速度。

詹夏来是设计师们的噩梦。04年还是05年的北京车展时(我又忘了,大家可以查一下),奇瑞展出了一辆内部编号为S16的车型。这款车与QQ3同尺寸,但是前后对称,前脸后脸相似,非常可爱。小名叫做WOW(设计师看来是个游戏迷),颇有一点儿甲壳虫的神韵,但比甲壳虫小巧可爱。

这款车本来设计师们也就是当概念车做出来展一展的。但没想到展出来后居然反响强烈,n多人跑到展台前问这款可爱的小车什么时候可以买到,一时那个人头涌动啊。回来之后,詹老大笑得合不拢嘴。"这款车,快点做出来。"

"啊,这款车没办法生产的。。。。"

"为哈?"詹书记的脸都快贴过来。

"这个对称设计,根本不符合交通法规要求。。。。"

"给我改!!!改!!!"可以想象,这个时候詹老大几乎是跳着说的。

"。。。"

设计师们满头苦恼,因为这款三门车的美感来自于从线条到前后车窗,前後脸的对称,而这种设计的的确确根本无法通过交通法规的要求。

詹大工程师的故事,从今天看,对于不喜欢奇瑞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扣一个不讲科学、甚至不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帽子。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几乎就是所有奇瑞人眼中的一盏明灯。因为在早年的困难前行中,政策上对奇瑞的发展不利,资金有限,媒体和合资企业对这个土八路企业明嘲暗讽,甚至连央视经济频道几年做的车展节目,也都不由分说地都是这个调调;唯一的B级车东方之子出师不利。工程技术上的问题,自然是专业人员的专长;但继续做下去到底有没有希望,我们还能不能活下去,这则是以工程技术人员立命的奇瑞的软肋。而詹大工程师在这个时候就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他以自己的举动,自己甚至有些粗放的果敢给这些工程师们方向,"跟我走!""就这样走!""就这么办!"同时也给这些工程技术人员们压力,而致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性格中犹豫和软弱的部分,就这么走吧,就这么干吧!

后来奇瑞发展起来后,工程技术团队壮大了起来;也开始能够付得起海归专家高昂的工资单了。詹书记早就不干这过界的活儿了,谈起往事就是笑一笑。但经过这一阶段的老兵们都忘不了那段时光詹大工程师是如何拿着鞭子在他们身后抽他们的。

事实上,所有了解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轨迹的人们,都会清清楚楚地记得各种各样的悲观论。惊世骇俗的几百亿美元论,400万台规模论以及三代人论就不消说了。而今天的年轻人,谁能想到在10年前,汽车业界的大佬们是以中国人根本没有能力设计出一款发动机、或者设计一款车身甚至把底盘拼好来逃避、惧怕甚至阻挠别人进行轿车产品的开发的呢?想想,对设计一个发动机的恐惧或谎言,就把13亿人都划在了轿车工业的那头。相比之下,詹大疯子的那种粗放式的果敢,是充满力量的;与同时代的其他勇敢者一样,那些个举措,如夜行中的烛火,具有光芒。

2007年3月,我在英国的一个seminar听一个讲Leadership的权威给我们谈Leadership到底是什么,他说人们对Leadership总有很多过高的期望,比如正确的战略、正确的企业架构、企业文化等等,但是Leader既是能够建设这些内容的人,同样在失败的案例中他们也是毁坏这些基石的那个人。从他的emotional的角度来说,Leader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当面临选择与困难的时候,他能够使组织的成员选择更勇敢、更挑战的战略,进入一个相关的循环,或者他鼓励成员做一个更保守、更悲观的选择,进入另一个循环。

2007年4月,在马上就要开展的上海车展上,奇瑞将展出20多款新车。其中就有当年那款S16,网上已经出来了图片。它将作为奇瑞品牌在A00级轿车平台上的高端时尚车型,很快进入量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