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的开学典礼」
钱,好不容易磨下来。剧本,也出了。王扶林在演员上犯了难。通读两遍《红楼梦》后,王觉得,这剧首先不能找名演员。成熟演员,演宝黛,年纪大,不够纯情,只能找二十岁左右的。这又涉及演技问题。
最后方案是:全国选演员,搞培训。
报纸上一登出消息,很快,上万封信件涌入剧组。那边,剧组的人也时刻绷着一根弦。负责选演员的潘欣欣和周岭出去吃饭,看见一姑娘排队,问了句“鸳鸯可否”,就给拉进培训班,让她试演玉钏。
潘偶遇一战友,见她身边站的姬培杰,也给拉进组,日后演妙玉。还在路上遇到去给北影送剧本的高亮,也拉进去,日后演贾琏。
「培训班的年轻人」
1984年春,剧组在圆明园办第一期培训班。60多名演员进组,学古典文化知识,学身段、礼仪,研读《红楼梦》。给他们授课的,是一水儿的红学大师。王扶林呢,偷偷观察他们的个性,看他们排小品。今天演这个,明天演那个。到底谁演谁,在两期培训班结束后,公布结果。
就在这期间,黛玉、宝玉、宝钗、熙凤、四春、公子、丫鬟…纷纷浮出水面。
03.
招募信息公布后,成千上万的自荐信涌入央视。选角儿队伍,又带着一箱子《红楼梦》绣像,从北向南,跑遍全国十多个省,一个剧团一个剧团地挑演员。凡是觉得有气质、有潜力的,录完像,就带回北京。
这意味着剧中每个角色,都会有好多人竞争。要演上,可不容易。
最幸运的人,是陈晓旭。
那年,她还在鞍山话剧团打下手、演配角。在男友毕彦君的鼓励下,写了信,还附上诗作。小诗《柳絮》引起剧组注意。陈晓旭瞒着剧团去了北京。这女孩的气质、眼神,弱风扶柳的姿态,太像林黛玉了。
不久,剧组派专人跟她剧团签合同,把她带进了圆明园。
「来自鞍山话剧团的陈晓旭」
要知道,当时上万封信里,最终被选中的,就她一个人。还有什么威胁剧组不让演就自杀的,跑到电视台堵人的,一个个都被劝走了。不过,到了培训班,一心想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对手都很强。
她们是张蕾、张静林、胡泽红。三人背景,非同小可。
张蕾是高干子弟,演过电影《越女哀歌》;张静林免试进中国戏曲学院,演过电视剧《四世同堂》。这两人,都是被文艺部老导演推荐进组的。胡泽红,来头更大。好多红学顾问,就是她爹的朋友,她是文化部直属的红旗越剧团演员,跟甜歌皇后李玲玉同期入团。这仨人,都想演林黛玉。
可当时拍《红楼》,看的不是谁来头大,谁背景硬,看的是谁合适。
「东方闻樱(探春)和张蕾(秦可卿)」
进培训班后,王导一边让四人排小品,一边私下观察她们。张静林太闹腾,很快就被排除。张蕾呢,虽然美若天仙,面相大了点,年纪不太适合。胡泽红有个朋友,叫朱碧云,此女是王导夫人推荐进组的,早定下要演宝钗。她对胡说,王导觉得你有潜力,就是你太活泼,你得装得安静点。
为演黛玉,胡泽红装了很久。不料一日,她在水榭边歇脚,一老头过来搭讪。两人聊起来,胡泽红聊嗨了,本性暴露无遗。后来才知道,老头就是王扶林。王导见她这么外向,跟林黛玉性格差太远了,实在可惜。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